“眉县桃把式”从自家田间地头走向全国22个省区市,给农村带来丰厚收益,对农民职业化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如今,宝鸡农村广阔天地里能人辈出,“眉县桃把式”凭借过硬的猕猴桃种植管理技术完成了从“田间生产者”到“技术服务商”的蜕变,是当地特色劳务品牌的典型代表。随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我市许多掌握新型技能的“农把式”成了“香饽饽”,他们都掌握过硬的一技之长,属于行业内的行家里手,除了“眉县桃把式”,还有“凤县麝工”“西秦大姐”“凤翔泥塑师”等,并且形成了劳务品牌。他们通过认证体系持证上岗,其活动范围遍及全国,掌握的技能成为稀缺资源,越来越被认可,拥有不可估量的实用价值。
“眉县桃把式”是新型农民的代表,昭示着未来农民的发展方向。他们正从土地的束缚中走出来,变为用技术吃饭的专家型新型农民。如今,机械化、智能化种植成为现实,一人可掌控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农田。“眉县桃把式”标志着宝鸡农民正从“低端生产”转向“技能输出”,为乡土人才铺就了一条凭技艺获得尊重与财富的通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特征和农业生产模式。
“眉县桃把式”反哺家乡建设。他们走出去分布在全国各地,接触不同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市场行情。他们在出售技能的同时,也学习当地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思想,将当地市场需求信息等反馈回家乡,以此促进产品销售、推动产品品质升级。
在打造“眉县桃把式”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持续重视劳务品牌建设,同时精准施策、扩大宣传,不断扩大劳务品牌产业规模和就业容量,逐步构建起“人才驱动型”农业发展模式。笔者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宝鸡农把式”走向全国,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