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工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一、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坚持规划引领,制定了《陇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传统知识类)工作方案》,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试点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定期研究、执法检查等三项工作机制,与各知识产权成员单位签订年度知识产权目标责任书,将强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层层压实责任。
同时,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与县公安局、县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为企业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形成了部门联动、密切配合的法治保护体系。
![]()
二、注重量质齐升,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面对面”服务,鼓励企业结合自身优势积极申请专利、商标,打造自主品牌。截至目前,全县有效专利量达到1033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5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1416件。其中,陕西和氏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天香苑食品、关中牧歌、盛源果品已获“陕西好商标”殊荣,“陇州核桃”已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陇州社火、疙瘩脸谱社火也成功获得国家商标局注册。2025年,全县注册商标102件,1-10月专利授权量49件,实现了大幅增长,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三、强化品牌培育,推动知识产权价值转化
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聚焦“陇州核桃”、“陇州社火”、“陇州刺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知识产权资源,积极打造区域品牌。依托“陇县五宝”、乳制品、皮影、刺绣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特色传统商标集群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进产品品牌和行业品牌建设。
![]()
四、聚焦传统特色,推动非遗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开展知识产权护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专项工作,深入陇州锦绣前程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陇州关山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非遗资源点,与传承人深入交流,了解非遗传承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和困难。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知识产权登记和保护工作,为传承人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申请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加大对侵犯非遗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为非遗传承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下一步,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为抓手,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谱写知识产权赋能强县建设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