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驿站有大用场
陈仓区持续推行“党建+驿站”模式
拓展服务功能
![]()
11月13日,群众在宝鸡市陈仓区厂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驿站学习传统剪纸技艺。
11月13日,在宝鸡市陈仓区厂区街道社区“若比邻·悦心”党群服务驿站,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付小艳和志愿者一边组织老年人学习传统剪纸技艺,一边和周边群众拉家常。
“我们社区是老社区,居民以退休职工居多,做好老年人的服务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心。”付小艳说。
“在大型住宅小区、休闲文化广场等人流聚集区域,我们通过街道社区自建和社区物业联建等方式,累计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45个党群服务驿站,构建起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各类党群驿站为延伸的‘1+N’社区服务矩阵。”陈仓区党群服务驿站负责人李玮说。
为更好满足群众精细化服务需求,陈仓区立足城市基层治理实际,创新推行“党建+驿站”服务模式,有效激发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动能。
便民服务更贴心
“阿姨,打开微信,点击右下角‘我’,再点击最上面的‘服务’找到‘城市服务’栏,找到‘宝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输入您的信息……”
11月13日,在陈仓区铁道北社区冶修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网格员刘春艳为来驿站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老人范爱娣耐心讲解。
近期,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收缴。为了方便社区居民,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网上缴费困难的群体及时缴纳医保,铁道北社区组织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主动上门服务,协助老年人办理参保手续。
“我们还在老年人居多的小区的党群服务驿站开通代办员零距离服务通道,让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化身代办员,手把手教群众用手机缴纳医保,确保辖区医保征缴工作顺利开展。”铁道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陈晨说。
“让群众少跑腿”是陈仓区将驿站建在群众家门口的初衷。
陈仓区将社区服务窗口进一步前移,在各大型居民小区党群服务驿站设立民生事项“代办点”“移动办公桌”,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社区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办理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相关业务。
针对特殊老年群体,社区党组织还派出“红马甲”服务队上门协助办理。目前,45个党群服务驿站服务覆盖全区258个居民小区。
赋能发展添活力
“让我跑腿干事还行,网上填数据真不擅长。现在,有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实地指导,填报省时又省心。”陈仓区金谷购物广场好又多超市经理季小顺说。
针对商圈商户反馈的年报申报问题,陈仓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选派5名业务骨干,依托金谷商圈党群服务驿站,现场指导周边商户开展年报申报。
“金谷商圈商户多、居民集中、人流量大,我们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建成金谷商圈党群服务驿站,为周边商户提供服务,也为穿梭在商户门店和居民小区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充电饮水、阅读上网的‘休憩港湾’。”陈仓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茹玲娟说。
金谷商圈党群服务驿站投用以来,陈仓区依托这一平台,就近开展登记注册、食品药品安全培训等一系列贴心服务,累计开展商户合法合规经营等各类法律法规培训39场次,培训从业人员520余人次,服务周边居民群众、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近万人。
精细治理有温度
“现在,子女在外地能看见我,能及时知道家里的突发情况。社区真是把安全送到了大家身边。”罗生哲说。
83岁的罗生哲家住陈仓区虢镇街道城南社区紫竹苑小区。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在家生活。城南社区“红帆睦邻”党群服务驿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上门为老人免费安装了高清可视摄像头和智能烟感报警器,让子女随时能通过手机查看老人状态,一键视频通话,还会同步向老人子女推送相关预警信息。
“我们结合抓党建促城市基层治理实际,将党群服务驿站服务和党组织、党员、公职人员、志愿者到社区‘双报到’深度融合,将日常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和需求归纳梳理,建立‘问题清单’,让城市基层治理更精细、更有温度。”陈仓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梁昭辉说。
截至目前,陈仓区有效化解制约街道社区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680余个,协助社区完成为群众办事项目200个,惠及群众3万余人。
“我们始终把做细做实做好服务作为核心要求,让驿站成为传递党的声音的前哨、基层治理的主阵地。如今,遍布陈仓区的党群服务驿站为城市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陈仓区委组织部部长刘博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