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有着18年党龄的基层党员;她是一名有担当的高素质农民,十年坚守,一朝功成,将名不经传的大葱产业,发展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她就是“凤翔葱姐”张红娟,凤翔区寺头家园果蔬合作社理事长,在她的带动下,合作社踏上了红红火火的发展道路。
2013年,张红娟开始尝试大葱种植,潜心研究大葱育苗和现代化种植,带动群众发展大葱产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凤翔葱姐”。她多次赴杨凌、山东、江苏等地学习大葱种植技术,积极参加凤翔区高素质农民培训教育,适时引进大葱机械化种植技术,坚持做好抖音短视频公益宣传。在她的努力下,寺头家园合作社先后被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市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2023年成功创建陕西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张红娟本人当选市蔬菜协会会员、市三八红旗手、区女企协理事,并获得巾帼创业先锋、优秀高素质农民等荣誉称号。
十年磨一剑。经过多年的打拼,从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个体到一群人抱团发展的合作社,寺头家园果蔬合作社逐渐走向了高质量发展的致富之路。
面对镜头张红娟告诉记者:“我们家园果蔬合作社占地1000亩,育苗大棚34座,种植优质大葱600余亩,年产大葱3000吨,种植辣椒、豇豆、甘蓝等蔬菜300余亩,年产值300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带动大葱栽植户200多户,大葱远销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地”。
近年来,合作社先后引进了日本大葱秧盘育苗技术,购置了大葱种植一体机、移栽开沟机、精播机等设备10余台(套),突破了大葱育苗技术瓶颈,实现了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2021年合作社被区农业农村局认定为田间学校示范教学点,2023年被认定为田间学校,并被评为区优秀农民田间学校。近年来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000余人次,接待甘肃、河南等地区参观学习人员1000余人,为培育大葱产业发展带头人、宣传凤翔大葱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