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关镇马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120亩生姜种植基地迎来丰收,村民们忙着挖掘、分拣、装筐,饱满厚实的姜块裹着泥土,成为田间地头的“金疙瘩”。作为全区几乎无规模化生姜种植的区域,马村在去年试点种植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扩大规模再获丰收,彰显了该村合作社深耕时令果蔬多元种植的成效。
马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早已迈出特色种植探索步伐,此前已成功培育草莓、圣女果、黄瓜等十余种时令果蔬,形成“四季有鲜品”的种植格局,积累了成熟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去年,合作社瞄准生姜稳定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大胆试点种植生姜,凭借科学管理喜获成功,为今年扩大种植规模打下坚实基础。
马村村干部严晓说:“去年我们就试种了生姜,品质和销量都超出预期,今年才敢把面积扩大到120亩。咱凤翔本地基本没人规模化种生姜,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山东引进优质品种,邀请农业专家全程指导,结合之前种果蔬的经验,把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都做到精细化。”
据了解,合作社经过8个月悉心培育,今年生姜亩产量突破8000斤。
马村村民刘银祥对记者说:“我是咱们本村村民,以前都种的是小麦玉米,产量也都不行,今年把地都流转给产业园以后,领导给咱们引进来种生姜,去年是初步才试点,今年生姜是产量喜人,现在满地都是村上打工的人,这是村上给我们的红利,也给我们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如今的马村,已形成“春有草莓圣女果、夏有鲜蔬挂满枝、秋有生姜喜丰收、冬有绿叶供市场”的多元格局。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特色作物规模,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让村集体经济更壮大,村民日子更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