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有效抓好露天秸秆禁烧管控,切实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临渭区创新监管手段,综合运用无人机巡查、高倍望远镜瞭望、露天焚烧智能预警烟火系统以及雷达溯源排查等多项科技措施,构建起“空中巡查、地面瞭望、精准溯源、快速反应”的立体化秸秆禁烧管控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区大气专项办会同市生态环境局临渭分局成立4个巡查小组,每日坚持对渭北八镇和东西两塬开展督查巡查。针对秸秆焚烧火点分布分散、隐蔽性强、传统巡查效率低的问题,采用高倍率远程监控望远镜,并结合露天焚烧烟火监控系统,实现对广阔农田区域的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无人机机动性强、视野开阔,能够快速抵达车辆和人员难以进入的区域,对地面瞭望形成有效补充,尤其适用于地形复杂、隐蔽角落的巡查,让违规焚烧行为无处遁形。这种“定点瞭望”与“移动巡航”相结合的模式,极大地延伸了监管触角,形成了有效震慑。
针对近期部分街镇出现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偏高或异常波动的街镇站点,临渭分局迅速启动溯源排查机制,引入颗粒物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进行走航监测。激光雷达能够实时扫描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物)的立体分布,精准捕捉污染团的形成、传输和扩散路径,如同给大气污染安装了“CT扫描仪”。通过雷达回波图像,可以直观地追溯到污染物浓度高值区域的具体方位,结合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快速锁定可能的污染排放源头,为现场执法和精准管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数据依据。
这一系列科技手段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主要依靠人海战术、被动响应的传统监管模式。通过构建“发现—预警—溯源—交办—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转变。
临渭区通过科技赋能,不仅显著提升了秸秆禁烧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更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这套“空天地一体”的监测监控网络,正成为守护“临渭蓝”的坚实屏障,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绿色的环境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