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深处,回龙镇的山水间蕴藏着发展的密码,从双龙村的百味园到万寿村的蜂蜜,从侏罗纪梦幻世界到沙湾交易大厅,从百斗塬到雾养茶居,这片土地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清晨的阳光洒在回龙镇双龙村的百味园,果农们已经开始采摘成熟的水果。不远处的沙湾交易大厅,工作人员正为今天的游客安排农耕体验活动。万寿村的养蜂人查看蜂箱,百斗塬的油葵长势喜人,雾养茶居的水生有机蔬菜呈现出勃勃生机,枣园村的大樱桃挂满枝头,侏罗纪梦幻世界公园的员工检查设施迎接新一天的游客。
在回龙镇,多元产业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农旅融合 百味果园结出致富果
双龙村上台子组因发展需要,全组群众搬迁至镇上移民搬迁点,大量土地资源被闲置。面对这么好的自然条件,双龙村党支部书记杨登平觉得十分可惜:“双龙村北边与柞水县溶洞景区相连,南邻集镇,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总体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这么好的自然条件,土地闲置了真的可惜。”
2017年10月,在镇安县水利局的帮扶下,双龙村上台子组投资规划建设了水杂果示范园,也称“百味园”,发展以桃、李、杏、大樱桃等五大优质品种为主的水杂果园300多亩。
![]()
园区建成后,村上坚持将产业与自然资源相结合,打造农旅融合的体验式景点。
“我今年70多岁了,但一辈子爱劳动,闲不住,果园建成后我就一直负责管理,今年果园收成还不错,大樱桃年产1000公斤,李子1000公斤,黄桃、白桃、五月仙桃等2万多斤。”正在果园忙碌的张庆文老人笑着说。
为提升旅游体验,2022年,村上投资30万元在园区铺设采摘步道,进一步完善农旅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2023年,镇上依托园区打造以观光采摘为主的休闲农旅品牌——百味人生,对园区周边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及农户房屋进行提升改造。
![]()
资源盘活 沙湾模式激活沉睡资产
回龙镇在秦岭山水乡村建设过程中,聚焦“两改两转三促进”,探索实施“三个四工作法”,将沙湾从过去的传统村落打造为现在的“和静美”山水乡村。
回龙镇以沙湾游乐中心为载体建设交易大厅,充分抓住“西商融合”的机遇,结合镇域劳动力外出实际,将镇域内闲置的房屋、富余的林果、畜禽、菜地进行全面整合包装,纳入交易大厅。
![]()
双龙村沙湾片区群众李康金是这样描述沙湾的变化:“过去,我们这里环境杂乱无序,土地撂荒,房屋闲置,自从建设秦岭山水乡村后,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休闲娱乐设施随处可见,‘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在沙湾游乐中心交易大厅内,通过建立数据平台,实时发布游购乐吃住行信息,供游客自由选择。
据回龙镇镇长倪伟介绍,随着消费复苏及镇域内高速路出口的建设,沙湾游乐中心将会成为镇安县北大门实现“双10”的重要突破口和打造回龙“三产”品牌的最佳载体。
![]()
特色产业 甜蜜事业酿造幸福生活
万寿村党支部扎实履行抓党建促发展第一责任,牢牢扭住培强“中蜂”产业一条主线,全方位引、育、用、留人才第一资源,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支部建立“中蜂”产业党小组,采用“支委领办+党员引领+技术培训”的方式选育蜜蜂养殖专业技术人才。
支部副书记李康荐担任党小组长,老党员李德刚担任技术顾问,2名党小组成员参加千名领跑人学历提升计划,8名技术能手党员和养蜂农户“一对多”帮带培育,建立优质蜜源基地1000亩,扩大养蜂规模1500余箱。
万寿村党支部还培育绿色农人提效。立足产业发展实际,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先后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县农业农村局、特产中心等专家技术人员实地考察指导。
![]()
开展中华蜂养殖技术培训4场次。组织3批次蜂农赴山阳、紫阳、岚皋等地学习分蜂、春繁、驱虫等技术,累计培育了32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村内养蜂技术骨干。
同时,引育蓝色引擎增劲。常态化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成功引进回龙籍在外创业能人游鹏和秦脉家园苏陕协作建设项目。
以京东平台为载体,开创了“线上精准营销+直播带货+线下投放”的种养新模式。
文旅联动 恐龙主题引爆旅游热
侏罗纪梦幻世界是回龙镇文旅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园区以“一园、七区、六十组”为布局,建成西北地区理念最新、规模最大的恐龙主题文化乐园,也是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亲子娱乐、科普教育、沉浸演绎为一体的陕西乃至西北最具特色最纯粹的恐龙主题乐园。
园区拥有室内恒温水上乐园、疯狂卡丁车等30余个大型游玩设备,还有7D轨道影院等配套设备。
![]()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对企业发展的领导作用,回龙镇创新推行“三合三新”党建载体,通过“组织融合,打造发展新引擎;思想聚合,创建文旅新地标;优势联合,做强康养新业态”实现党委与毗邻党委引领下的景点与景点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及支部与企业管理层、党员与职工之间的良性互动。
侏罗纪梦幻世界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陶银香告诉笔者:“侏罗纪梦幻世界项目从最初的签约立项、规划建设,到现在的开园运营,整个过程中我们的党员、积极分子都发挥了模范先锋作用。自从有了侏罗纪党支部,企业发展就步入了快车道。”
![]()
据了解,“三合三新”党建载体推行以来,侏罗纪景区的活力明显增强,企业的潜力得到释放,景区被成功命名为国家3A级景区。
同时,镇党委、政府积极完善基础设施,乾佑河跨河大桥建成通车,集镇中心街、幸福路白改黑、雨污分流项目全面完成,新建河堤140米,巷道硬化200米,新建休闲长廊人行步道597米,新建回龙社区办公室至回龙街口人行步道1公里,埋设污水管道200米,绿化80平方米,安装路灯70盏、健身器材3套及垃圾收储箱200个,集镇功能更加完善,为文旅联动发展提供硬保障。
![]()
城乡一体 建设产兴民富幸福家园
近年来,枣园村锚定农旅融合发展方向,将清甜多汁的大樱桃与烟火气十足的农家乐串联成线,让田间地头变景区、农特产品变旅游商品,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富民之路。
大樱桃是枣园村的“致富果”,更是农旅融合的“敲门砖”。村“两委”牵头成立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邀请农业专家上门指导,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育出甜度高、口感佳、耐储运的优质大樱桃品种。如今,全村樱桃种植面积达200余亩,年产樱桃近5万斤,从五月初开始,早熟、中熟、晚熟品种陆续上市,采摘期长达一个月,阵阵果香引得游客纷至沓来。“以前樱桃熟了,要么自己挑去镇上卖,要么等收购商压价,辛苦一年赚不了多少。” 樱桃种植户习良武说。如今,村里统一规划樱桃采摘园,铺设观光步道、搭建遮阳棚,推出“采摘 + 品鉴”体验套餐,游客自己动手采摘,既能感受田园乐趣,又能吃到新鲜樱桃,她家的樱桃根本不愁卖,价格还比往年高了三成。
![]()
樱桃红了人气,农家乐也火了起来。村里引导村民依托自家宅院改造特色农家乐,主打“秦岭山野味”,炒土鸡蹦子、洋芋片干炒腊肉、凉拌灰灰菜等农家菜,用料全是田间现采、自家养殖的食材,还原最本真的乡村滋味。“游客摘完樱桃,就来店里吃农家饭,周末和节假日全是满座,得提前预约呢!”水源农家乐的田吉芳忙得不亦乐乎。为提升服务品质,村里还组织厨艺培训、礼仪指导,统一规范菜品价格和卫生标准,让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心。如今,全村已发展农家乐7家,带动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
农旅融合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里借着农旅发展的东风,硬化通组道路、修建停车场、安装太阳能路灯,打造休闲小广场等景观节点,村容村貌颜值大增。游客来了有得玩、有得吃、有得看,村民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幸福感节节攀升。“现在村里环境美了,收入高了,不少年轻人都回来开农家乐、搞采摘,村里越来越有活力了!”村党支部书记李金良感慨道。
从单一的樱桃种植到“采摘+餐饮+住宿”的农旅融合业态,枣园村用实践证明,乡村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村里还将继续深挖生态资源与民俗文化,规划建设樱桃科普馆、乡村研学基地,推出更多特色农旅产品,让农旅融合的路子越走越宽,让“产兴民富幸福家园”的美好愿景在枣园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千万工程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和坪村不断拓展“千万工程”内涵,坚持“四聚焦四明确”,实行全域规划、全域提升、全域建设、全域管理,2023年推荐为全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
和坪村成立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四个专班,实施设施提标、服务提质、风貌彰显、治理增效四大行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织密“一张网”拧成“一股绳”,力促“千万工程”工作推进。
![]()
在统筹农田与产业用地、保障粮食安全与发展富民产业关系的基础上,整合村集体碎片化的资源要素,将党组织领办集体经济和土地、产业、农户深度绑定,实现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共同富裕。建起600千瓦光伏发电站,发展烤烟300亩、板栗1500亩、核桃2000亩、中药材300亩、林下魔芋500亩、养猪360头,引进益汇农工商节能砖厂、顺通驾校、科能建材等12家企业落户和坪村,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42人就近就业,发展双油料特色种植产业80亩,亩均年收益4000元。开发油菜花和油葵观赏、农家乐、农耕体验、民宿、水杂果采摘等乡村农业旅游产品,设置观景台2处、观景步道800米,亮化美化道路、沟渠2000米,2023年接待游客2000余人。
全村硬化道路1.2公里,新建公厕1座,完成户厕改造56户,危房改造提升5户,新建小广场、口袋公园3处,打造百斗塬宜居农房示范点1处,基础设施有效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提升。
发挥百斗塬双油料基地、青牛湾和美村居平台作用,通过“和美和平·向阳花开”“我的百斗印象”“青牛湾里话清廉”等系列活动不断推介农旅文化、清廉文化,聚拢人气,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活力,汇聚共治共享的民心。
![]()
现代农业 牵引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回龙社区以“深化四联推四变,五优五好促振兴”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产业,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雾养茶居”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投资9250万元,占地550亩,充分挖掘梓桥沟交通便捷、山青水美、土地肥沃的资源优势,规划了气雾农业基地、茶山农业基地、康养民宿区、园区景观及配套设施的“两园两基地”建设蓝图,建成后,气雾大棚的水生有机蔬菜、高山生态白茶、民宿景观将支撑起庞大的康养综合体,有力助推全镇的生态价值转换,推动变绿为金。
![]()
回龙社区在项目链上建立党小组,牵头流转群众土地84.65亩,山林215.35亩,房屋8间。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的项目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动员回龙籍100余名劳动力参与园区基地建设,每人每天工资在200左右,户均增收5000元。争取财政资金200万元,对梓桥沟沿线104户群众实施宜居农房改造提升,户均补助2万元。园区建成后,吸收管理务工人员50余人,将群众牢牢镶嵌在就业链、增收链上。
二期项目计划建设休闲步道1.7公里、民宿木屋20间、露营设施场所5000平米,注册“雾养茶居”水生有机蔬菜和高山白茶品牌,建设冷藏分拣中心……现代产业正以其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推动回龙镇三产融合发展重要力量。
傍晚时分,回龙镇双龙村的百味园仍有三两游客在体验采摘乐趣;沙湾交易大厅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当天的交易数据;枣园村农家乐庭院内食客围桌而坐,厨房里工作人员备菜正忙;百斗塬的农户荷锄而归;高山生态白茶默默扎根汲取营养;万寿村的养蜂人收完最后一罐蜂蜜;侏罗纪梦幻世界的灯光渐次亮起,迎接夜场的游客。
![]()
“我们将继续深化‘三个四工作法’,推动特色产业多元融合,让回龙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回龙镇党委书记王西表示。
从百味园到和美乡村沙湾,从万寿蜂蜜到侏罗纪梦幻世界,从雾养茶居气雾大棚到百斗塬双油料基地,回龙镇在青山绿水间,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这座秦岭山区的小镇,正以多元产业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