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商州区文旅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旅游接待人次与综合收入实现年均双位数增长,国家级文旅品牌矩阵持续扩容,一批“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
五年来,商州区文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战略定位,积极融入西商融合发展格局,创新构建“四维融合”发展路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全区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幅达10%,先后荣获“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佳康养旅居度假名区”等称号,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之列,一幅宜居宜游宜业养的美丽画卷正在秦岭山水间徐徐铺展。
一、业态融合,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发展”
![]()
依托秦岭生态与地域文化优势,商州区打破产业界限,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融合。特色餐饮品牌不断涌现,“商州鲟鱼宴”“商州菌菇宴”声名远扬;四大民宿集群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红色+农旅+康养”多元业态体系初步形成,5处红色教育基地、32个农旅融合示范园、36个康养旅居载体串珠成链,构建“可游可居可养”的消费新场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江山景区二期环线等工程即将建成,38座旅游厕所有效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品牌创建成效显著,金凤山成功获评国家3A级景区,“秦岭峡口红叶”“戴云山云海”入选“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蟒岭绿道获评省级“十佳”自驾游线路,多层次、特色化的文旅品牌体系日益完善。
![]()
![]()
二、文化惠民,公共服务润泽百姓生活
![]()
商州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文化惠民工程”扎实落地,年均开展送戏下乡140场、乡村“村晚”40余场、春节系列文化活动456场,文艺芬芳浸润城乡。“4・23世界读书日”诵读、非遗传承培训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年培训文艺骨干超200人次,激发基层文化创新活力。文艺创作成果丰硕,乡村振兴题材花鼓戏《三喜临门》、廉政小戏《量心尺》等作品广受好评,《紫荆鼓乐》成功入选市级非遗名录,非遗产品—简蛋行侧柏叶松花皮蛋荣获全国大赛铜奖。商州非遗展馆建成开放,集中展示230余件非遗珍品,年带动文旅消费超百万元。全区18个镇(办)综合文化中心、288个村(社区)文化服务站点全部投入使用,“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建成,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文化资源。
三、遗产活化,让历史文脉绽放时代光彩
![]()
商州区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推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完成6轮非遗普查,将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郭氏祠堂、元建寺等文物修缮工程顺利实施,133幅馆藏书画完成修复。文化内涵不断挖掘,秦岭江山景区非遗展馆打造“旅游+文化”沉浸式体验,四皓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让传统人文焕发新活力。红色资源有效利用,杨斜月亮湾红色革命纪念馆、麻街地下交通站等建成开放,北宽坪游客中心获批省级劳动教育、保密教育实践基地,年接待研学团队50余批,红色文化成为文旅融合的鲜明底色。
四、康养崛起,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
围绕“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目标,商州区积极推进康养产业多元融合。强化规划引领,成立康养产业专班,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医药、养老、文旅、食品、体育等六大康养板块,实施“特色产品、餐饮、民宿”三大提升行动。以项目为支撑,谋划康养类项目36个,完成前期规划10个,红皮核桃、蜂蜜等6款康养产品研发上市,推动“康养+农业”“康养+工业”协同发展。品牌宣传持续发力,以“山水园林城市・中国康养之都”为核心IP,在北京、西安等地举办产业推介会,开展“寻找最美花仙子”“商州美食嗨嗨嗨”等活动300场,参与群众超60万人次,商州康养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
![]()
五、筑牢防线,护航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商州区严守“安全第一”底线,推动安全管理与行业监管深度融合。以安全生产月、节假日为重点时段,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对A级景区、星级酒店、农家乐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闭环整改。严格落实“五见”工作原则和“谁检查、谁负责”机制,做到立行立改、跟踪问效,确保排查无死角、整改见实效。构建群防群治体系,引导市场主体主动排查风险、消除隐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防控网络,实现“十四五”期间文旅行业安全“零事故”。
![]()
![]()
亮点聚焦:“四大融合”提升发展质效
文化与民生融合:年均开展惠民演出750余场,惠及群众超50万人次,公共文化服务成为百姓的“幸福源泉”。
旅游与多业融合:“红色研学+生态观光+康养旅居”精品线路受热捧,“旅游+”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营销与场景融合:“春来早・游商州”“小龙虾捕捞活动”“草莓采摘活动”“单曲循环”歌唱比赛等活动IP成功出圈,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模式提升品牌传播力。
品牌与品质融合: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多层次品牌体系,“商州文旅”知名度与美誉度同步提升。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商州区文旅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聚焦“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目标,升级“红色+农旅+康养”业态体系,推动莲花山景区提质增效,加快数字文旅场景落地,加强非遗与文物保护利用,全力冲刺国家级文旅品牌,创新营销模式,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奋力谱写商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更高水平的“康养之都”建设贡献文旅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