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咸阳博物院与邯郸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邯郸市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瓷器展”在咸阳博物院文庙馆区持续展出。本次展览荟萃陶瓷珍品百余件,系统梳理并展示磁州窑从北朝青瓷肇始,宋元白地黑花鼎盛,明清彩瓷流变与现代传承创新的历程。其中展出瓷枕10件,有金代四件花鸟纹八角形瓷枕、黄绿釉折枝花豆形瓷枕、白底黑花八角形诗文瓷枕、白釉篦划花八角形瓷枕;清代一件白釉褐彩猫形瓷枕;民国三件开光红彩狮纹瓷枕、白釉蓝彩猫形瓷枕、青花开光游鸭戏水纹瓷枕;现代两件黄绿釉镂空缠枝纹如意头瓷枕、白地黑绘三英战吕布长方瓷枕。借此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瓷枕的相关小知识。
瓷枕是中国古代极具特色的器物,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工艺和社会风貌。瓷枕最早可追溯至隋代,最初作为随葬的冥器。
![]()
![]()
唐代瓷枕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寝具和医疗工具,造型多样,装饰手法丰富。宋金元时期是瓷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宋代磁州窑系的瓷枕最为著名,种类繁多,纹饰精美。明清时期,随着更优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逐渐式微,多作为“寿枕”使用。
瓷枕功能和用途广泛,内涵丰富,作为寝具,瓷枕清凉透气,适合夏日使用,中空结构和通风孔设计加速散热。在医疗方面可作为诊脉器具,极小尺寸的瓷枕用于书写和医疗。
瓷枕的制作包括成形工艺和装饰工艺。成形工艺是指泥板镶接成形、模制成形和雕塑成形;装饰工艺是指通过刻、剔、贴、划、镶嵌、绞胎等技艺进行胎体塑形,利用单色釉、三彩釉、红绿彩釉、粉彩等进行表面装饰。
瓷枕作为文化载体,上面的纹饰和文字反映了当时的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装饰题材内容包含自然景观,山水纹,展现自然之美;人物历史故事和生活场景,反映社会文化;花鸟鱼虫,菊花纹、卧猫纹,寓意吉祥如意;诗词歌赋,磁州窑诗文瓷枕,体现文人雅趣。同时人们也赋予了辟邪祈福等文化寓意,某些瓷枕造型和纹饰寓意辟邪纳福,如婴戏纹枕象征多子多福,瑞兽纹枕寓意辟邪纳福,诗文枕体现文人雅趣,文字纹饰如“齐寿”“长命”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造型有人物形枕,如童子枕、仕女枕,造型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兽形枕,如龙形枕、虎形枕等,兼具实用与辟邪寓意;箱形枕,包括长方形枕、圆形枕等,造型简洁大方。
![]()
瓷枕不仅是古代生活的实用器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为当代艺术发展提供借鉴,也为今天人们的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