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热的练兵场,他是屡创佳绩的喷火尖兵;在复杂的保障链上,他是穿针引线的多面能手。入伍11年,机动支队某部一级上士杨海龙的军旅生涯写满荣誉:多次荣获“优秀义务兵”“优秀学员”“优秀士官”,3次记嘉奖,2023年因战备训练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2024年更带领全班荣获集体三等功。
他既是冲锋在前的喷火班班长,更是精通油料调配、特种驾驶、装备维修、后勤联络的“多面手”。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扎实的专业功底:先后5次通过严格的职业技能考核,成功获得烟火装备操作手、防护装备修理工、喷火装备维修工、驾驶员等专业资质,成为名副其实的“考证能手”。
![]()
懂管会教的“老道班长”
精武强能、带兵育人的阵地上,杨海龙同样是一把好手。2022年,他代表中队参加教练员集训,刻苦钻研教学组训方法,带领团队奋力拼搏,最终斩获团体第3名。凭借过硬的“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的综合能力,他被评为“四会”优秀教练员。他深知战斗力生成始于基层,严抠细训、耐心施教,细致地示范每一个动作、讲解每一个要领,将过硬的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战士。
素质过硬的“喷火尖兵”
谈及杨海龙,战友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他引以为傲的喷火硬功。入伍以来,从个人考核到带班征战,多次参加实喷考核,成绩单上的“优秀”从未缺席!尤其是近年来,他带领喷火班连闯3次武警部队等级评定考核,次次都是优秀,将全优战绩写入集体荣光。这沉甸甸的荣誉的背后,是千百次的极致训练,是十一年如一日、成百上千次汗水与血性的浇灌。
细致尽责的“中队管家”
保障力催生战斗力。杨海龙在后勤“联络员”岗位上,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他心思缜密,是编织可靠保障网的那根“线”。一次日常巡检,他敏锐察觉中队三楼线路老化严重,导致部分灯具频繁“罢工”。他主动请缨,凭借钻研掌握的技术知识,重新设计线路走向,严把材料关、质量关,主导完成了线路更新改造任务,确保了营房安全。小到库房管理,大到盘资报账,他力求每一个细节完美到位,“有杨班长在,心里就踏实”是战友们对他最朴实的信任。
精通维修的“老司机”
手握方向盘,他是驾驭特种车辆的“定盘星”;俯身车架下,他又是妙手回春的“装备良医”。中队的驾驶员对他的驾驶技术都赞不绝口:“在路上相信他就完了”,那份沉稳是行车安全最坚实的保障。而当装备“闹脾气”,他又能化身“维修专家”。一次任务途中,车辆突现险情,关键时刻,他凭借考取的中级维修证书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迅速定位问题,果断处置排除,避免了任务延误。中队的专业车辆老化,他就常年在车底下忙碌,耐心打磨锈螺丝,修补小磨损,让老装备焕发新生。
面对赞誉,杨海龙总是平静回应:“我只是一颗普通的螺丝钉,组织需要钉在哪里,就铆在哪里,尽全力干好就行。”11年从军路,他把自己锻造成一颗永不生锈、炽热滚烫的“螺丝钉”,无论是喷火前沿、保障后方还是维修车间,他这颗螺丝钉,始终铆得紧,钉得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