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渭滨区紧扣“五优”城区建设目标,创新构建“一张清单管到底”机制,推动督查工作从“分散粗放”向“系统精准”转变,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系统集成以“一张清单”统领全局
渭滨区坚持以清单化管理明晰责任、凝聚合力,着力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督查新格局。聚焦中心,做到重点任务“零遗漏”。针对以往督查任务来源多头、标准不一的问题,将市政府工作报告涉区任务、区政府工作报告、省市区重点项目及领导关注事项进行系统整合,编制《2025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涵盖经济、城建、民生等领域共330项,并实行动态更新,确保督查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压实责任,做到任务分解“零缺位”。严格执行“区长负总责、分管副区长抓节点、单位主要领导抓落实”三级责任体系,逐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推动工作从“定性要求”向“定量管控”转变,形成清晰可追溯的责任链条。一单贯穿,做到督查推进“零误差”。将清单作为督查工作的总牵引,“对单督查、照单收账”,实现任务派发、跟踪、反馈、协调、销号全流程管理。今年以来,全区督查事项压减25%,基层负担显著减轻,工作效能持续提升。
多措并举以“机制创新”保障落实
渭滨区围绕清单落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动督查从“被动收账”向“主动治理”升级。规范流程,做到运行管控“零偏差”。建立“月度分析、季度通报、年度总结”机制,严格执行“收集进展-现场核实-形成通报”标准化流程。截至目前,已印发季度通报3期,推动30项任务提前完成年度目标。精准施策,做到问题整改“零滞后”。灵活运用“四不两直”、“督帮一体”、联合督查等方式,增强督查实效。在城乡环境整治中,通过暗访发现并推动16个问题完成整改;在第十三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筹备中,连续3天深入活动现场,与承办部门“同题共答”,现场协调解决场地布置缓慢、道路堵塞等多个问题,有力保障活动的顺利举办;在安全生产、扬尘治理等领域,联合专业力量开展督查,确保问题限期整改到位。闭环管理,做到跟踪问效“零盲区”。构建“发现问题-反馈报告-协调联动-解决销号”闭环机制,特别注重对督查发现问题的“回头看”,对于未能按时整改到位的单位,及时下发《提醒函》预警,并深入一线了解问题背后的堵点、难点。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问题,由督查室牵头协调会商会诊;对于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硬骨头”,则督促牵头部门按程序报请区级分管领导或上级部门协调,明确解决路径,持续压实责任,直至问题最终解决销号。今年以来,下发提醒函15份,推动解决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难点问题30余项。
督以致用以“成果转化”提升效能
渭滨区坚持“督以致用”,推动督查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督查一批、规范一片”的效果。以督促谋,服务决策“零时差”。今年以来,围绕项目建设、森林防火等工作,深度分析督查发现问题、政策堵点,形成《督查专报》11期,为区委、区政府领导掌握实情、优化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以督促改,推动治理“零重复”。对督查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制度性、机制性根源,不仅就事论事完成整改,更要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通过系统梳理和集中整改,促使3项全区性政策规范执行,实现从个案突破到整体提升。以督促优,自我革新“零停滞”。建立督查工作复盘机制,对已经完成的督查任务,从督查方向的把握、方式方法的运用、流程设置的合理性、标准掌握的尺度等方面进行“回头看”,及时优化调整,形成“在督查中学习、在落实中改进”的自我革新闭环,不断提升督查工作专业水平。下一步,渭滨区将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深化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大数据赋能,不断提升督查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