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铜川市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要求,以提高监测计量覆盖面、提升监测计量数据质量、加强监测计量数据成果应用为重点,加快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深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
清峪河耀州区照金镇段水情监测站点
填补河流水网监测空白,织密流域“感知网”。在漆水河、沮河等9条河流建成河道水文水位监测站点17处,实时监测河流径流量,建成生态流量观测站4处,河道视频监控站点43处,科学设定了生态、水旱灾害预警指标,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监测预警数据体系,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即可远程掌握河流动态变化,为流域水资源调度、防汛决策、水生态保护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流域水资源监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判”。
![]()
铜川新区文家村取水在线自动监测设施
取用水户监测精准管控,拧紧用水“计量阀”。建成铜川市取用水实时监控系统,安装取水口在线计量设施132处,实时监测65个重点取水户用水情况,实现规模以上非农取水口在线监测覆盖率95%以上。开展各行业取用水情况排查,实时农业灌溉以电折水计量点59处,努力实现取用水情况监测全覆盖,为水资源税征收提供计量依据,为及时发现处置超许可取水等问题奠定基础。
![]()
铜川新区丹阳公园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站
地下水位监测全域覆盖,守护地下“生命线”。建成海绵城市地下水监测中心1处,新建水位自动监测站12处。随着近期省级地下水监测空白县6眼自动监测井陆续建成,铜川市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站将达到33处,将实现全市关键区域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全覆盖,地下水监测井较“十三五”增加了267%。各监测站配备自动化监测与传输设备,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平台,即可远程获取实时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彻底告别了早期人工测量、精度不足的短板,更加科学地反映全市地下水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地下水用水总量管控、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