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迎接即将来临的一个特殊日子——第20个世界卒中日。这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个向全民发出的健康警报,一次关乎生命与健康的科普宣传。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觉得,脑卒中(俗称“中风”)离您远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老年病,我还年轻,与我无关。但数据告诉我们,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并且发病趋势正日益年轻化。它就像一颗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但幸运的是,这根导火索,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今天,我讲的核心就是三个关键词:“什么是”、“怎么办”、“怎么防”。
01.什么是脑卒中?
![]()
简单来说,大脑就像我们身体的“总司令部”,需要血管源源不断地输送氧气和营养。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或阻塞(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占85%)导致血液供应中断,脑组织受损。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血管一坏,由它供血的脑组织就会缺血缺氧,几分钟内脑细胞就会开始死亡,一旦死亡,不可再生。随之而来的,就是脑细胞所控制的功能丧失,比如肢体瘫痪、言语不清、面瘫口歪。所以,脑卒中的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是真正意义上的 “时间就是大脑”。
![]()
02.怎么办?——牢记“中风120”口诀
![]()
当怀疑自己或身边的人发生脑卒中时,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请所有人跟我一起,记住一个简单救命的口诀—— “中风120”:
“1”看——1张脸:让患者微笑,看看脸部是否对称,有没有出现口角歪斜?
“2”查——2只胳膊:让患者双臂平举10秒钟,看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
“0”听——聆听语言:让患者说一句简单的话,听听是否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只要出现以上任何一项异常,请不要有任何犹豫!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几个误区:
1.“等等看,也许一会儿就好了”——这是最致命的想法!每耽误一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2.“自己吃点药,或者休息一下”——错误的处理可能加重病情。
3.自己开车去医院——可能会耽误在挂号、找科室的路上。而拨打120,急救人员可以在路上就开始初步救治,并精准地将您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卒中中心。
03.认识脑卒中,把握“四早”是关键:
1、早防控:预防是关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定期测量血压、血糖;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心脑血管健康检查。
2、早抢救:脑卒中发病急骤,抢救必须争分夺秒。若出现以下症状:突发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口角歪斜,说话不清;视力模糊或失明;剧烈头痛、眩晕等立即拨打120:记住:“时间就是大脑”,溶栓、取栓在发病4.5小时内效果最佳。
3、早治疗:确诊后应迅速采取规范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或手术等,最大限度减少脑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脑循环、促进神经修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4、早康复:康复训练宜早不宜迟。建议:尽早开展肢体功能、语言及认知训练,可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朋友们,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大脑是这份财富的“保险箱”。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能成为家人和朋友的健康守护者。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吧!把“中风120”口诀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每一天。让我们携手,争分夺秒,识别卒中,共同守护我们生命中那条最珍贵的大脑“生命线”!。科学防控脑卒中,守护健康,远离残疾与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