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从根治欠薪的民生小事入手,以系统化治理思维重构监管服务体系,从源头预防到事后维权全流程操心,为劳动者的“钱袋子”上把安全锁。创新做好“保障、整治、维权、服务”四篇文章,构建起“源头预防-过程监管-纠纷化解-服务保障”全周期守护链,让劳动者挣辛苦钱更踏实,为优化营商环境添把“暖心火”。
健全机制筑防线
做好“保障”文章强根基
渭滨区立足欠薪治理长效化,创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醒承诺机制,制定根治欠薪十三条措施,从制度层面明确治理目标。深化镇(街)领导负责制,在全市首推欠薪隐患排查化解办法,将全区划分为10个一级网格(镇街、园区)和96个二级网格(村、社区),建立每月检查、双向通报(镇街部门上报、治欠办通报)、三维化解(镇街、部门、劳动监察)机制,动态更新欠薪隐患排查化解台账,实现问题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形成“源头预防-动态监控-及时处置”的闭环管理体系。
铁腕执法出实招
做好“整治”文章治顽疾
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模式,整合多部门执法力量对全区在建工程项目开展“拉网式+穿透式”排查,将所有在建项目全部纳入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通过“网格化+网络化”双线监管,倒逼企业落实各项制度,实现建设单位、行业主管、人社部门“三级网格化”监管全覆盖。聚焦政府项目、国企项目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攻坚,有效推动火车站改造项目、连霍高速市政化改造等重大项目欠薪问题清零。今年以来,累计查处欠薪案件172件,办理涉薪线索1274条,为677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215.14万元。
多元解纷提质效
做好“维权”文章暖民心
全面整合工会、调解、仲裁、司法等资源,探索构建“工会+N”多元解纷体系。依托工会职工服务网络、仲裁专业裁决优势、司法法律援助力量,打造“风险预警-协商调解-仲裁裁决-司法救济”全周期解纷链条。在区职工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室、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实体阵地,创新“云上共享法庭”“共享仲裁庭”等智慧场景,实现“实体+云端”双轨服务。建立“调解优先+程序衔接”工作机制,对调解未果案件自动触发仲裁“绿色通道”,实现监察线索、调解协议、仲裁执行全流程数据互通。今年累计受理纠纷17件,成功调解16件,前端化解率达94%,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9万余元。
创新服务惠民生
做好“服务”文章促发展
创新建立“零工市场1+N”服务模式,建成全市首个规范化零工市场,设置求职用工、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六大服务窗口,配套建设2个零工服务驿站,实现刷脸求职“一键通”。开发零工就业线上“即时快招”综合服务平台,构建“线下市场+线上平台+驿站服务”三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自运营以来,累计提供求职咨询、职业规划、劳动权益保障等服务9000余次,发布岗位信息1200余条,帮助426名零工实现稳定就业,岗位信息意向达成率76%,有效破解零工“站马路”求职、权益难保障等问题,形成“求职有渠道、就业有服务、维权有保障”的闭环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