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青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商南县试马镇中心小学在2025年10月14日举行了“骨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比赛中,全体青年教师能精心备课,课堂上能够引领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及时总结评价,还能紧扣思政养成教育主线,为我们全体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本次活动的主要特征如下:
语文课堂:情境化教学唤醒文化感知
在语文学科比赛中,“情境化教学法” 成为多位教师的 “致胜法宝”,尤其在古诗、文言文教学中展现出显著效果。汪永奎老师讲授《示儿》时,并未直接讲解诗句含义,而是通过三步情境构建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首先播放宋宁宗嘉定时期的北方金国骚扰边境,和爱国将领带领战士保家卫国的战争,以及最终失败的情景,搭配激昂的古筝曲,让学生直观感受 “不见九州同” 的悲愤;接着邀请学生扮演 “诗人陆游”,站在提前布置好的 “病榻”(PPT) 前,结合自己的想象描述 “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愤无奈情景;最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表达。“以前教古诗,学生总觉得枯燥,记不住也理解不透。” 李智勇老师在课后分享时说,“情境化教学能让学生从‘被动听’变成‘主动融’,当他们真正走进诗歌的场景里,对文字的感受力自然就变强了。”
![]()
数学课堂:任务驱动式教学破解 “抽象难题”
数学学科的比赛中,如何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易懂、有趣,成为参赛教师的重点探索方向,而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的灵活运用,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田果老师在讲授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至小数乘法” 时,没有先讲解运算定律,而是给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提出核心任务:“计算各自这一组的小数乘法式题”,在学生完成后,对比结果,发现总结运算定律。在任务驱动下,学生们迅速行动,很快得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且能够自发解决一些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题。
“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从‘学数学’变成‘做数学’,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掌握知识,比单纯记公式更深刻。” 田老师表示,这种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符合新课标 “注重学科实践” 的要求。听课评委也认为,田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 “以学生为中心” 的理念,让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应用能力。
![]()
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激活 “语言表达欲”
英语学科的比赛中,“游戏化教学法” 成为激活学生 “语言表达欲” 的关键。柯滢老师在讲授 “How much is it” 单元时,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游戏:“单词接龙大挑战”—— 学生轮流说出衣物类单词,接不上的小组需表演 “超市购物角色扮演”—— 学生分别扮演 “收银员” 与 “顾客”,用英语交流 “买什么、多少钱、需要打包吗” 等日常用语;“美食猜猜乐”—— 教师用英语描述食物特征(如 “It's round, sweet, and made of rice. What is it?”),学生抢答单词。
这些游戏不仅让课堂氛围热烈,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主动开口说英语。课堂上,原本害羞不敢发言的学生也积极参与,有的小组为了在 “超市购物” 游戏中表现更好,还主动提前复习了相关句型。“英语学习最怕‘哑巴英语’,游戏化教学能降低学生的表达压力,让他们在玩中练,不知不觉就能掌握单词和句型。” 张老师说,她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运用这种方法,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明显提升。
![]()
美术课堂:探究式教学培养 “审美能力”
朱涛老师的美术课堂,让学生通过观察我国古代很多有名气的古建筑,感受他们体现的建筑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建筑科学技术,再让学生观察现代的注明建筑,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明确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与时代担当。
![]()
此次大赛中,优秀教学方法的涌现不仅让课堂更加精彩,更展现了我校小学骨干青年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探索。校长在赛后总结时表示:“这些优秀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们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学情不断探索的成果,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 ——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符合新时代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下一步,商南县试马镇中心小学教务处将整理这些优秀教学方法的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课堂视频、教师反思等),通过专题培训、教研活动等形式在校推广,同时组织教师开展 “教学方法创新研讨”,鼓励更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校长表示:“我们希望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推动全市小学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更高效、更生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 (邱昌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