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减糖控体重,保护促健康”。为进一步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提升大众口腔健康素养,9月19日,绥德院区口腔科在北门滩社区举办全国爱牙日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口腔科医师为前来咨询的居民发放了内容丰富的义齿护理、口腔保健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及牙刷,并普及如何正确刷牙、使用牙线、预防牙周疾病、牙齿松动、预防以及种植牙的优劣势等口腔健康知识。面对居民们关心的具体问题,医生耐心详细讲解,并给出预防、护理意见,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口腔保健常识,树立口腔健康问题及早就医意识。
![]()
本次活动在普及牙齿健康保护知识、提高口腔疾病预防意识的同时,重点提醒受众:健康的牙齿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紧密相连。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远离口腔疾病,争取到八十岁时,口腔内还依然拥有20颗健康牙齿。
未来,我们将以更多形式普及口腔防治知识,倡导口腔健康和口腔疾病预防观念,为提高群众口腔健康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口腔健康小知识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口腔疾病一般进展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因此不易察觉。需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及早治疗。一般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口腔疾病进展快,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孕期口腔疾病有可能导致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建议孕前进行一次全面口腔检查,尽早发现口腔问题,及时治疗龋病、拔除位置不正的智齿、进行一次洁治或必要的牙周系统治疗。
有效清洁口腔卫生
婴儿牙齿萌出前,家长要用软纱布为孩子擦洗口腔。从第一颗牙萌出开始,要用适合的清洁工具为孩子清洁牙齿和口腔,每天至少2次。0~3岁儿童的口腔护理由家长帮助完成。3~6岁儿童可学习使用“圆弧刷牙法”刷牙,但仍需家长每日至少帮孩子刷牙1次,并监督孩子刷牙。6岁以后,家长要继续监督和帮助孩子刷牙,以保证刷牙效果。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牙齿之间的缝隙易滞留细菌和软垢,除刷牙外,每天应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洁牙齿缝隙。
减少高糖食品、饮料及碳酸饮料的摄入
经常摄入高糖食品、饮料或饮用碳酸饮料会导致牙齿脱矿,引发龋病或酸蚀症。提倡减少高糖食品、饮料摄入,少喝碳酸饮料,进食后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此外,由于完整水果中的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过程更缓慢,所以新鲜完整的水果不易致龋,但水果制成果汁后其所含糖分成为游离糖,致龋性就会增加,因此,不建议将水果制作成果汁食用。
戒除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牙列不齐及时诊治
应尽早戒除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儿童常见口腔不良习惯,否则会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错牙合畸形。儿童在乳恒牙替换过程中,可能会有短暂的牙齿排列不齐或牙齿间隙变宽,大多为正常现象。如果牙齿替换完成后,仍然存在牙齿排列不齐等,应及时进行正畸咨询,确定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案。
采用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措施预防龋病
口腔疾病一般进展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因此不易察觉。需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及早治疗。一般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口腔疾病进展快,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孕期口腔疾病有可能导致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建议孕前进行一次全面口腔检查,尽早发现口腔问题,及时治疗龋病、拔除位置不正的智齿、进行一次洁治或必要的牙周系统治疗。
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牙齿缺失容易导致咀嚼困难、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等问题;前牙缺失还会导致发音不准、面部形态变化;全口牙丧失后会导致咀嚼困难,面容苍老。不论失牙多少,除智齿外,应及时进行恰当的修复。修复体种类包括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