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澄城县王庄镇北部,黄龙山南麓,坐落着一个充满活力的村庄——良周村。这里不仅有4200亩肥沃的耕地,更以乡村文化旅游、苹果、葡萄等特色产业闻名。近年来,良周村先后获评“省级文明村镇”、国家“AAA”级景区,如今又摘得“全国文明村”的桂冠。荣誉的背后,是良周村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与创新探索。
每天清晨,良周村党群服务中心都会传出朗朗读书声,这是村党支部雷打不动的“晨读30分”活动。晨读结束后,党员干部会一起讨论村里的大小事务,商量怎样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良周村党群服务中心每日“晨读30分”(本文图片由澄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我们建立了党支部加党员联户机制,每名党员联系5至10户群众,通过党员联户、志愿服务等方式,让每一位党员成为村民的贴心人。”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党支部书记张建锋说道。
“我是脱贫户,孩子在西安上学,家庭比较困难,干部知道后来家里给孩子办了助学贷款,还给我提供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现在情况好多了。”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村民张润芳说道。
移风易俗也是良周村文明建设的亮点,村里通过“一约四会”制度,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陋习进行约束,并利用古会开展评选活动,树立榜样。如今的良周村,婚丧嫁娶简约新风尚,文明乡风浸润人心。
利用古会开展评选活动
“通过评选典型、编排戏曲、快板等方式,让村民在参与中转变思想观念。”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妇联主席梁雪侠说道。
“去年村上劝阻了几场豪华婚礼,村民省了两万多块钱。大家都说,省下的钱给孩子读书更实在。”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党支部书记张建锋说道。
文明创建既要“美心灵”也要“美家园”。近年来,村里累计投入800余万元,硬化道路1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20盏,实现村组道路“户户通”,创新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将卫生、绿化、秩序责任落实到户,配套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让村民自觉参与文明村的创建中。
良周村大景
“我家的小院,种着花草蔬菜,看着特别舒心。村里每月20号检查评比,卫生、绿化、创意三项打分,去年我家被评为村里的美丽庭院。”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村民葛秋莲说道。
良周村的文明底蕴,还源于深厚的历史文化。这里是国家级文保单位良周秦汉宫殿遗址所在地,洪拳鼓、明清古城堡等文化遗产熠熠生辉。村史馆内,崖畔寨惨案中张氏三兄弟的事迹,至今激励着后人。
“每个月联合镇上的中小学,组织学生来良周秦汉宫遗址和烈士陵园,参观学习。比如每年的清明节,开展红色故事会,请老党员讲述张氏三兄弟英勇就义的事迹;寒假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让孩子们自己参与讲解,这些活动不仅让年轻人了解家乡的历史,更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成彬说道。
良周秦汉宫殿遗址
从党建引领到村民自治,从环境美化到文化传承,良周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文明”的内涵,也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文明村的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下一步,我们计划把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修复明清古城堡,开发研学路线,让更多人走进良周,记住历史,同时继续深化移风易俗,把良周经验推广出去,让文明之花开得更旺。”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党支部书记张建锋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