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子洲县六号路口的新疆买买提烤肉摊便飘起阵阵炙热的香味。来自新疆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青年图尔荪托合提·托合提如则开始他一天的忙碌,这已是他在子洲县扎根的第10个年头。
2016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尔荪托合提在朋友的介绍下,跨越千里来到子洲这座陕北小城。回想起初来时的日子,他感慨万千,“刚来时我还用的是明火炉子,不仅效率低,还存在安全隐患。没想到子洲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主动找上门,出资一半帮我购置了全新的环保烧烤设备,还全程协助办理经营手续。”
更让他感动的是当地教育部门对少数民族子女的关爱。大女儿刚来子洲县大理河小学读书时,因语言不通一度厌学。那时候孩子上课完全听不懂,急得直哭,学校老师知道后,每天都放学后都会主动留下来给孩子补习汉语,从拼音到日常用语,一点点教起。如今,他的大女儿虽已回新疆备战中考,但对在子洲的学习经历仍然念念不忘,成绩在班里仍然名列前茅。“这都离不开子洲老师的悉心培养。”图尔荪托合提感激地说道。正是对当地教育的充分认可,让他又将二女儿和小儿子都送到了子洲的学校就读。
除了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浸润着温暖。图尔荪托合提在卖烤肉的过程中认识一位在县医院工作的朋友,每逢家人就医遇到语言沟通困难,对方总是耐心指引具体楼层和诊室位置,帮助他们顺利看病。不仅如此,逢年过节,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民警也会主动上门慰问,聊聊家常,让他们虽远在异乡,却从不觉得孤单。
十年匆匆,买买提烤肉摊已成为子洲县的“明星摊位”,不少食客专程从米脂、绥德等邻县赶来,就为品尝这一口正宗的新疆风味。摊前炉火不熄,平均日销售额达两三千元,香喷喷的羊肉串不仅串起全家的生计,也串起了民族间最真挚的情感。
夜色渐深,烤肉摊前依旧人头攒动。图尔荪托合提手法娴熟地翻动着烤串,时不时用夹杂着子洲方言的“普通话”与熟客们寒暄几句。这仅有的几平米摊位既是维系全家生计的营生,更见证着维吾尔族青年与黄土高原小城十年相濡以沫的深情。
“子洲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他动情地说,“这里人实在、心地好,给了我真正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