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商州区杨峪河镇曹湾村:党建引领产业升级,小产业“链”动大效益)
7月23日,记者走进商州区杨峪河镇曹湾村,眼前景象令人沉醉:通村水泥路旁油葵竞相绽放,玉米挺拔整齐,各类作物长势向好。曾经单一的种植园如今生机盎然,成片的油葵花铺成金色花海,随风起伏如浪涛般翻涌。这些成绩得益于党建引领、产业升级,小产业正“链”动富民强村大效益,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我的地里今年种的是洋芋,洋芋收获以后,我还种的豆角,我这豆角收入还很好,已经摘了三茬了。豆角也不愁卖,收豆角的人现在就在路边等候着呢,我一摘出地就能卖了。”曹湾村村民田挡存高兴地说:“我还有一大块地种植的五味子,并套种的油葵,油葵长势也很好。”
当天,通村路边停着收购货车。村民们提着装满豆角的笼子陆续赶来。收购商秦永恒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忙着过秤、装袋、结算,现场一派繁忙。周边收购商上门收购,让群众不出远门就能出售农产品。
“我在曹湾村沿线收豆角,收了一个多月了,投了十六七万元的本钱。这里农家豆角的品质特别好,质量、长度都达标。我每天能收6000多斤,拉到市区批发市场很快就能销完,农户省心,我们也放心。”收购商秦永恒介绍道。
眺望田间,成片的油葵开得正艳。人站在花海中如置身金色海洋,花盘整齐地朝向太阳,与绿叶相映成趣,构成夏日绚丽田园风光。套种在五味子间隙的油葵,既不影响药材生长,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还能通过蜜蜂传粉提高五味子挂果率。
“刚到村上时发现五味子虽为主导产业,但种植模式、效益等方面都有待提升。”商州区融媒体中心驻杨峪河镇曹湾村第一书记唐华平深有体会地说:“为解决五味子产业科管费用,进一步提高挂果率,实现‘以短养长’,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对接商州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争取油葵种子,并与五味子套种,形成集中连片与分散种植相结合的模式。油葵生长周期短,与五味子习性不冲突,市场需求稳定,能增加群众收入。同时,邀请农技专家上门指导,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油葵顺利生长。”
据悉,今年以来,杨峪河镇曹湾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商州区融媒体中心的真情帮扶下,村党支部深挖本地自然禀赋,推动种植结构升级,将豆角从零散种植扩展为连片种植及玉米套种,培育“青棒肉豆”品牌。同时,借力商州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支持,发展五味子套种油葵。时下,这种“小产业”释放出了大效益,田野间生机勃勃,村民笑声爽朗,产业升级带来的蜕变清晰可感,“小作物”成了乡亲们增收的“金疙瘩”。
“我们将豆角从零散种植拓展到整片及玉米套种,打造‘青棒肉豆’豆角品牌,共种植195亩,亩产320公斤,每公斤4元左右,预计总收入可达25万元。加之商州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支持的86亩五味子套种油葵丰收在望,预计一个月后亩产约200公斤,每亩可榨油6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10余元,实现产值6万元。”曹湾村党支部书记赵军振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