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面花是一门集食用与观赏于一体的古老技艺,以面团为料勾勒出生活百态,更承载着当地忠孝文化的深厚底蕴。拓永华,便是这门非遗技艺当代传承脉络中,一位执着而灵动的接力者。
面花培训班
初心缘起,与面花的不解之缘。早在拓永华幼年时期,外婆和母亲的面花技艺就闻名十里八乡,耳濡目染下她爱上了捏面花。7年前,拓永华开了一家主营面花的实体店,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年收入可达20万左右。“尤其是每年清明节前后订单暴增,许多外地游客也会买面花当作伴手礼送给亲友。”拓永华介绍道,平时她也会承接制作一些婚丧嫁娶使用的特定形制的面花。
扎根社区,让手艺绽放就业之花。2025年,拓永华的面花工厂搬到了颐和社区,店面也从原来一间拓展到了三间,带动了社区十数名妇女就业。员工封彩新说:“在这儿工作离家近,还能学一门手艺补贴家用。拓永华的面花工厂不仅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每次看到那些精美的面花,我都感到特别自豪。”
直播间侃侃而谈的拓永华
拥抱时代,新方式延续文化产业。如今,互联网兴起,营销模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线下销售,拓永华的店也不例外。几年前也开了一家自己的网店,还经常在微信视频号等平台直播。网络上,拓永华不只是单纯地销售面花,也会和五湖四海的网友们介绍子洲面花背后的故事以及子洲的风土人情。“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后,如今线上销售的收益也很可观。重要的是,让更多人知道了我们子洲面花。”拓永华笑着说。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2013年,子洲面花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子洲面花省级非遗传承人,拓永华也经常被邀请为更多人讲授捏面花的技巧,她说,“将子洲面花技艺发扬光大是我的责任,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会一直毫无保留地教下去。”正是传承人的坚守让子洲面花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绽放出新的生机。那些曾藏在农家灶台后的手艺,如今成了联结传统与现代的纽带。
形态各异的面花串。
如今的拓永华,既能在案板前捏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花,也能对着镜头流利地讲述子洲面花与介子推忠孝故事的渊源。她也将在这传承与创新的路上,继续以面团为纸,以指尖为笔,书写属于手艺人的幸福篇章,更书写着非遗文化生生不息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