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
时下,正值凤县花椒成熟采摘的季节,
全县7.3万亩花椒喜获丰收
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披挂“红妆”
一颗颗小小的凤椒成为了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果”。
这两天,走进凤县双石铺镇十里店村的凤椒农业公园,随处能看到红彤彤的“大红袍”花椒缀满枝头,阵阵椒香随风而来。花椒林中,不时传来采椒工们的欢声笑语。
“在这里采花椒已经三年了,这里管吃管住,老板对我们很好,一天能摘花椒30斤到40斤,能摘20多天,能挣3000到4000元。”来自宁强县的采椒工李文全说道。
十里店村花椒种植大户屠金凤说:“再有12-13天家里20余亩的花椒就能采摘完。目前雇了20多个工人,已经摘了3亩地。”
十里店村是凤县的花椒种植核心区,全村80%的农户种植花椒,把花椒采摘回来,还得保证色泽和品质。如今凤县不少椒农们已经使用上了现代化烘烤、筛选设备。椒农李双莉一边筛选花椒一边说道:“现在有筛选机、烘干机,原来靠天晒,要么用架火的机子,很麻烦也不方便,累的不行,人受不了,现在有了这些机子,感觉轻松,人还能休息好,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据介绍,十里店村共有花椒8500余亩,挂果面积5000余亩,今年产量预计58万余斤,产值3500余万元,全村人均花椒收入20000余元。“村上有困难的特殊群体,村集体给提供花椒晾晒、烘干、筛选等服务,保证村民的花椒颗粒归仓。”双石铺镇十里店村党支部书记柳生权说。
十里店村围绕育苗和加工环节,做优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打造出了花椒产品、花椒木工艺品、花椒香包等“凤羌十里香”、“绿山缘”系列产品品牌。
窥一斑而知全貌。近年来,凤县坚持花椒富民发展战略,明确“一椒一麝”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按照“政策扶持、科学管理、龙头带动、科技引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花椒产业的地理、区位、种植、科技、品牌和市场优势,不断做大产业、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全面推动花椒产业发展。目前全县花椒留存7.3万亩,493万株,2024年全县花椒产量5200吨,产值6亿元,带动农民人均收入7000元。
凤县花椒产业能取得如此好的收益,其实是政府、企业、农户三方通力合作结出的硕果。
政府当好“领头雁”,推动产学研合作,率先建成全国首家以花椒品种与栽培繁育技术集中展示、科研科技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为职能的花椒试验示范站,选育出“凤椒”“凤选1号”“西农无刺”等花椒良种,在全县示范推广2万余亩。开展花椒抗冻抗寒新模式试验研究,花椒专用防冻剂和花椒抗冻耐寒品种的选育已取得初步效果,为花椒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还将花椒产业纳入全县产业发展规划,从政策扶持、措施落实、技术管理、宣传营销等方面建立系统保障措施,推动花椒产业提质增效。花椒企业勇当“先行者”,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模式,与椒农们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在产、销和产业链上齐发力,不断提升花椒产品竞争力。农民则变身“主力军”,积极参与标准化种植,通过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目前,全县有花椒经济专业合作社70余家。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凤县以产业转型为媒,多措并举,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一株株花椒树在凤县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不仅为乡村披上了“绿装”,更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