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则百姓安、发展稳。“十四五”期间,凤县始终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创新,深化自治、法治、德治创新“三治融合”实践,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织密智慧网格,筑牢治理根基。
创新实施“一网四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机制,将全县科学划分为176个治理网格,配套建立176个基础微信群,构建“县级领导包片、网格长牵头、责任单位包段、中心户长包户”的四级责任体系。依托“七彩凤县”社会治理信息平台,通过智慧凤县运营指挥中心实现治理事项“一网统管”,形成“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团队全统筹、服务事项全通办”的数字化治理格局。
搭建自治平台,激发基层活力。
探索推行“双推五化四提升”基层治理模式,以“农民学习会”为重要载体,围绕党的理论宣讲、实用技术培训、移风易俗等10余项内容开展常态化活动,既拓宽群众致富渠道,又推动文明乡风深入人心。培育出红花铺镇“百姓说事会”、留凤关镇“关上说事”等特色品牌,累计吸引2.3万余人次参与。
建强志愿队伍,厚植德治土壤。
组建由镇村干部、法律工作者、道德模范等构成的“红小凤”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者超1万人,深入乡村开展理论宣讲、文明实践等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出“红小凤‘开讲啦’”、凤州镇“南岐讲堂”等特色品牌。同时,出台25条彩礼整治措施,建立省级移风易俗观察点,通过制度约束与文化浸润相结合,有效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
整合法治资源,守护和谐安宁。
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236”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成10个县镇两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一村一警一法律明白人”全覆盖。运用矛盾纠纷“三色”预警管理,构建起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的全链条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