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来,秦岭记忆·2025中国康养之都气排球超级联赛在秦岭腹地商洛火热进行,作为一场由市政府主办、市体育局及各县区政府联合承办的全市性赛事,它凭借鲜明特色从以往本地赛事及全国气排球赛事中脱颖而出,成为备受瞩目的运动“燃点”。
这一赛事的诞生,离不开商洛深厚的气排球运动群众基础。目前,市区已建成16处33块高水平气排球羽毛球两用场地,改建排球、气排球场地213块;全市组建青少年排球队500余支、气排球队400余支,累计举办全市排球气排球赛事1200余场次,参与人数超6万。每逢早晚和节假日,公园广场上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人群络绎不绝,处处洋溢着运动的快乐与激情,5000余名常态化参与者让这项运动充满生命力。
正是依托这样广泛的群众基础,秦岭记忆·2025中国康养之都气排球超级联赛应运而生。此次赛事旨在丰富干部群众文体生活,通过促进团队协作、提升身体素质,引领更多人参与气排球运动,体验运动快乐、享受健康生活。
在竞赛安排上,本次赛事更显多元活力。采用全市联动模式扩大覆盖范围,在竞赛体系上创新融合NBA、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成熟经验,设置季前赛、常规赛、季后赛和总决赛4个阶段,从4月持续至10月,超过1000场次的较量将贯穿大半年,让运动热情持续升温。其中,季前赛与常规赛实行市县分开组织,常规赛结束后,市级41支队伍与各县区选送的1支队伍将共同角逐季后赛名额。为让比赛精彩度持续升级,在常规赛结束后,还特别设置两周休赛转会期,晋级各队允许在晋级队伍之间交换1名运动员,也允许从已淘汰的队伍中吸纳补充最多2名运动员,让全市优秀选手通过层层选拔汇聚赛场。主办方也温馨提醒,因赛期较长,运动员需注重运动防护,避免损伤,确保全程安全愉快参赛。
与此同时,赛事保障更加全面细致。为专业推进赛事组织,我市专门成立了市排球协会,统筹负责竞赛组织、后勤保障等工作。今年3月,协会组织了气排球二级裁判员培训,吸引全市各行各业150余名气排球爱好者参加,首次将裁判队伍范围扩展到广大爱好者群体。这些裁判员经过培训后深入各个气排球场地,为各队指导技战术、普及规则。尽管前期工作存在些许不足,但经过季前赛与常规赛的实战历练,如今已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与保障公平公正的素养。
在场地器材方面,赛事准备了室内外两套方案,并与中国排球协会合作的气排球专用供应商——恒佳体育达成合作,为所有球队配备全国统一标准用球,新的地胶、网柱等相关器材也将陆续到位,为赛事顺利进行筑牢基础。
在激励奖励方面,赛事设置了全国最高额的奖金体系,前8名将获得10万元至8000元奖金,总奖金超过30万元。另外,还将评选超级球队、MVP球员等若干奖项。在赛季末,还将挑选优秀球员组建中国康养之都气排球男队和女队,参加即将到来的陕西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气排球比赛,未来也将代表商洛征战全国气排球赛场。
赛事的统一形象同样令人耳目一新。以气排球为原型设计的赛事LOGO,融合阳光、秦岭、丹江等元素,以红、蓝、绿为主色调,既象征太阳初升与运动活力,又呼应山水自然之美;基于LOGO打造了吉祥物“洛洛”,目前,基础款红洛洛、蓝洛洛、绿洛洛已基本定稿,延展款及“洛洛”系列表情包、手办、赛事专属奖杯、奖牌、文创产品也在深化设计中,未来将成为赛事独特的文化符号。
宣传层面的立体布局,让赛事影响力持续扩大。目前,赛事已搭建起抖音、快手、微信、小红书等官方平台矩阵,每场比赛均邀请中央及省市部分媒体及时发布和推送赛事相关信息、视频、动态。主场地还特别设置2处公益广告位,免费向全社会商家、个人及公益组织开放,既为各方提供展示空间,也让赛事与社会各界形成深度联动。
开放包容的参与模式,更让赛事成为全民共享的平台。赛事在运动员资格、队伍名称、参赛单位、现场广告、服装等方面全面放开限制,不设门槛,鼓励全社会参与。目前,各赞助商提供的丰厚礼品已开始发放,后续还将持续吸纳更多赞助资源,让参与者收获运动乐趣的同时,共享赛事红利。
作为一场贯穿半年的体育盛事,秦岭记忆·2025中国康养之都气排球超级联赛正以多元的竞赛安排、全面的保障措施、统一的品牌形象、立体的宣传矩阵和广泛的参与空间,逐步构建起集竞技、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独特赛事生态,未来将持续为大众带来精彩体验。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加速转型,旧的模式在升级,新的模式在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气排球超级联赛这样扎根群众、融合文化、联动社会的特色活动,将在商洛这片土地上绽放光彩,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