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团队近日成功独立完成一例极高难度的肝门部胆管癌(IV型)根治性术。面对这一素有“手术禁区”之称的复杂病例,团队依托多学科诊疗(MDT)精准规划、国内顶尖技术团队深度协作及精细化围手术期管理,不仅实现了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更保障了患者的快速康复,标志着我院在复杂肝胆胰肿瘤诊治领域达到区域领先水平。
病例回顾:挑战“手术禁区”的复杂病例
患者情况:患者高XX,男性,56岁。因“黄疸进行性加重2周”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BMI25.3。
(一)入院检查显示:
1.术前影像学:清晰显示肝门部存在占位性病变,肿瘤已侵犯左右肝管汇合部及部分肝脏实质,医学上称为Bismuth-CorletteIV型(提示肿瘤范围广,累及双侧二级肝管以上,手术难度极高)
2.生化检验:总胆红素619μmol/L(正常值3.4-17.1μmol/L),直接胆红素499.3μmol/L,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
3.肿瘤指标:甲胎蛋白3.33ng/ml,糖类抗原CA19931.80U/ml。
(二)术前诊断:1.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CorletteIV型);2.重度梗阻性黄疸。
(三)手术计划:先行PTBD减黄,待胆红素下降到100μmol/L以下后限期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
多学科MDT:为患者定制“精准作战图”
针对该例复杂病例,我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制定出个体化的、风险可控的根治性手术方案及全面的围手术期管理计划。
患者经PTBD减黄治疗后,总胆红素从619μmol/下降到96μmol。多学科讨论后拟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手术直击:精湛技艺攻克技术“巅峰”
(一)手术难点聚焦:
1.肝门区解剖结构极其复杂,血管胆管交错。
2.IV型肿瘤需同时切除双侧受累肝管分支,对术者的血管解剖功底和胆道重建技术提出极致要求。
3.风险极高:易损伤下腔静脉、门静脉等重要结构,术后并发症(如肝衰竭、胆瘘)风险大。
(二)手术过程亮点:
1.策略制胜:在牛福勇主任带领下,团队采用“优先处理肝门管道”策略,安全掌控核心结构。
2.根治性切除:成功实施右半肝切除+全尾状叶切除+围肝门切除+肝外胆道整体切除,确保肿瘤根治性切除,并有效保护下腔静脉。
3.淋巴清扫规范:完成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淋巴结清扫,范围覆盖肝门区、胰头后及腹腔干周围,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4.重建技术精湛:运用显微外科技术精细完成肝管-空肠吻合,最大程度保障吻合口血供,降低术后狭窄和胆瘘风险。
5.高效安全:手术历时约6小时,术中出血量控制优异,仅约200ml。
术后管理:精细护航,加速康复。
(一)重症监护阶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肝功能恢复。术后第6天,总胆红素显著降至46.7μmol/L,直接胆红素降至37.7μmol/L,表明胆道梗阻解除,肝功能良好恢复。
(二)实施精准镇痛方案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效预防了肝衰竭、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
(三)普通病房康复:执行个性化快速康复计划(ERAS)。患者术后第2天即成功下床活动,恢复进程顺利,按期拔除引流管。
(四)术后复查:影像学检查(CT)显示吻合口通畅无狭窄,肝内胆管无扩张,手术效果良好。
(五)病理报告:最终确诊为胆管中-低分化腺癌,清扫淋巴结未见转移(具体报告内容请参见病理科报告)。
-病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