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种地,既活动筋骨又能增收,比城里跳广场舞带劲多了!”盛夏时节,子洲县马蹄沟镇64岁的返乡农民李海平在瓜摊前乐呵呵地说。从沙甜多汁的西瓜到软糯细腻的夏洋芋,特色农产品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更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亮丽风景。

在李家砭村公路沿畔,李海平的西瓜摊顾客不断。“今年的西瓜个头均匀、价格也好,上市十几天了,每天都能有千把块的收入。”提起收成,李海平笑意难掩。几年前从靖边回乡养老的他,重新拾起农具,将荒废的土地打理得生机勃勃。除了西瓜,他还种植了洋芋、玉米、小瓜等。“西瓜、洋芋能卖到一块五一斤,加上玉米、小瓜,在家门口就能增收万把块,这日子充实有奔头!”李海平道出了许多返乡务农者的共同感受。
李家砭村主干道两旁,像李海平这样摆摊销售的瓜农就有十几家。据了解,该村常住农户几乎家家都栽种西瓜,并普遍采用高效的“套种”模式——在西瓜地里同时种植玉米、黑豆等生长周期不同的作物,实现“一地多收”,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得益于良好的管理和市场行情,这里的西瓜亩均年收入可达近万元,沙甜的西瓜成为夏日里村民增收的“甜蜜产业”。

而在马蹄沟镇另一侧的段家湾村,百亩夏洋芋也迎来丰收季。“我们的夏洋芋产量高,口感软糯,零售单价稳在一块钱以上!”村民李聪明自豪地介绍。段家湾村种植夏洋芋已有几十年历史,凭借过硬的品质,逐渐打响了名声,形成了稳定的品牌效应,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慕名前来采购。
丰收的喜悦在马蹄沟镇的沃野上蔓延。除了西瓜和夏洋芋,农民们还精心打理着玉米和红薯等作物。他们精心选种、施用有机肥料,确保品质。特别是红薯,因其价格高且产量优于玉米,成为农户增收的优选,种植面积持续增加。
马蹄沟镇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正是该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高效产业促农增收的生动实践。地处大理河中下游,该镇拥有大面积平坦肥沃的川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土壤条件,为农业丰产奠定了天然基础。近年来,马蹄沟镇党委政府精准施策,积极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让土地生“金”,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了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