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秦始皇东巡的辙印
耳听大秦地下军团跫音
“秦”与“秦之郡”
瀚海涛声与金戈铁甲
跨越千年时空嗡鸣共振
1
“燕之地”“秦之郡”
秦皇岛博物馆“碣石驻跸 海岳秦风——秦与秦的三十六郡之辽西郡文物特展”正在热展中。展览共集结了包括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邯郸市博物馆、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秦皇岛博物馆、秦行宫遗址博物馆等在内的15家文博单位的138件展品。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件,包含4件秦兵马俑及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抄道沟遗址出土的羊首曲柄青铜短剑;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的作文祖方座铜簋、阳庚铜簋、兽面纹铜提梁卣;天津博物馆藏旬邑权、初元三年上林共府升、刘氏壶等。展品时代从商延续到汉,这些珍贵文物跨越千里聚集,重现秦帝国经略辽西郡的历史风云,展示了秦皇岛地区从“燕之地”到“秦之郡”的蜕变。
本次展览策展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陈列展览部张小攀介绍,本次展览中的陕西文物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咸阳博物院,共62件。
图源 / 秦皇岛博物馆
摄影 / 曹建雄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北伐山戎,灭孤竹,秦皇岛地区从此为燕国所有。战国时期,燕昭王在此设辽西郡。据《史记·匈奴列传》载,燕国“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郡以拒胡”,公元前222年秦灭燕,五郡皆入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原燕国范围内设立广阳、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秦皇岛地区分属辽西郡和右北平郡。
秦皇岛是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到访碣石,求仙问药,命丞相李斯题刻《碣石门辞》,秦皇岛这座城市也因此得名。在秦皇岛东部及周边短短30公里的海岸线上,现已发掘出三处秦汉皇家行宫遗址。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是秦都咸阳之外发现的等级最高的秦代建筑遗址,为探讨“碣石”的地望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河北地区秦代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
图源 / 河北文物
此次参展文物都是根据展览主旨选择的,策展过程中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对话”,借此做出对比。如秦统一之前秦文化和秦皇岛当地文化以及所属燕文化的对比;秦统一后大一统制度下中央文化与地域“多元”文化特征的对比;秦始皇陵出土夔纹大瓦当和辽宁秦行宫遗址出土夔纹大瓦当纹饰、材料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对比。
“秦大一统之后,百姓生活愈加安稳,策展团队在展览尾声选择秦行宫遗址出土的‘千秋万岁’瓦当和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千秋万岁 与地毋极’瓦当这两件很有意义的瓦当,表达人们对生活长治久安的祈愿,让展览在最后得到升华。”张小攀介绍道。
“百代皆行秦政”的历史逻辑,在此化作可触摸的文物与可感知的文明脉络。
◑夔龙纹大瓦当
秦始皇陵出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夔龙纹大瓦当
辽宁姜女石秦汉行宫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对秦皇岛秦行宫遗址出土的秦代大型瓦当取样分析表明,该瓦当系用秦皇岛本地陶土制作。与一旁展出的秦始皇陵夔纹大瓦当相比,两者外观惊人相似,显示出秦帝国与秦文化的强势扩张。
◑“千秋万岁 与地毋极”瓦当
陕西省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千秋万岁”瓦当
辽宁姜女石秦汉行宫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2
“碣石”“驻跸”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东巡。秦始皇从咸阳出发至碣石抵达今秦皇岛地域,后向西经右北平、渔阳、上谷、云中诸郡,巡视北方边塞,后从上郡直接返回咸阳。
从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先后四次巡行东方,并在所到之处建立行宫,驻跸理政。此举不仅具有政治、军事上的战略考虑,更是对全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统一和全面发展的经纬擘划、谋略运筹。
驻跸,是指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暂住,而“碣石驻跸”中的碣石,一指碣石山,二指秦皇岛地域。秦始皇、二世和汉武帝都曾“至碣石”,三国时期曹操还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名句。
《魏书·地形志》记载:“平州,晋置,治肥如城郡二。辽西郡,县三:肥如,二汉,晋属。有孤竹祠、碣石、武王祠、令支城、黄山、濡水。”《临榆县志》中也有“秦始皇求仙驻跸于此”的记载。
碣石指的就是当时秦皇岛所处地域,1986年发掘的北戴河秦行宫遗址也进一步印证了秦始皇东巡碣石求仙的历史。
据文献记载,当时行宫众多,“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在渤海西北沿岸南北约50公里的区域内,从南到北分布着姜女石、石河口和北戴河金山嘴三组建筑群遗址。三组遗址内房屋建筑及环绕四周的墙垣,各建筑群出土的建筑材料大致相同。其中,北戴河金山嘴建筑群与姜女石建筑群出土的瓦件上有相同的戳印文字,且均有与秦始皇陵高浮雕夔纹巨型瓦当相同的纹饰。精美的建筑细部遗迹及大量建筑构件,都可看出这些建筑群与秦行宫建筑渊源颇深,应是众多关外行宫中的一部分。
◑姜女石秦行宫遗址俯瞰
图源 / 辽宁日报
3
“秦”“秦的三十六郡”
“这不是简单的文物展览,更是一次极具历史意义的重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说。
此次特展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与秦的三十六郡”系列展的第二站,第一站是2021年在浙江省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举办的“秦风越地 安且吉兮——秦始皇和他的鄣郡”特展,该展也是秦兵马俑第一次走进县级博物馆。
“秦与秦的三十六郡”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的”号召推出的系列展。展览以“百代秦政”为基础,以秦的三十郡为切入点,选择有秦文化遗存的地县级博物馆联合策展,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让文物活起来,让非中心城市的公众也能享受到更多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我们积极面向全国地县级中小型博物馆展开合作,该系列展之后的选择中,我们也会更倾向于有秦文化遗存的地县级博物馆,争取以大馆带小馆,让陕西珍贵文物和各地区的优秀文物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地县级的文物,构建完整的‘大一统国家图谱’。”周萍说。
◑跪射武士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高级铠甲军吏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战袍武士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铠甲武士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这组兵马俑群像作为秦国实现一统的实力象征,不仅展现了秦国强大的武装力量,更是一个民族“多元一体”梦想、一个国家“坚定一统”梦想的精神凝练。
◑瓦当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峄山刻石》拓片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青铜羽人
西安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