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线充电没了,添了健身器材,花园花红叶绿,日子越过越敞亮!”“晾衣架装上了,晒被子再也不用抢地方了!”“遇到问题有人管,发生矛盾有地说,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了!”夏日午后,走进红旗街街道育才社区,行道树绿意盎然。银发老人围坐拉家常,孩童抱球追逐,玩具车的铃铛声与欢笑声交织。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居民需求各不相同。如何让居民群众的心声掷地有声?红旗街街道深化拓展以“网格化管理、智慧化服务、联动式共建”为主要内容的“红旗经验”,推动“四联三解三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常用常新,聚焦居民“急难愁盼”,从“微小事”破题,给群众带来“大温暖”。
“红旗”网格兜底 架桥暖民心
“晾衣绳不够用,被子只能搭在护栏上,既不安全又不美观。”育才小区居民王阿姨的吐槽,成了网格员刘春芝巡查时的“心头事”。为此她走遍小区角落,将小区闲置空地上报社区,由社区和物业沟通协商,最终规划出11处晾晒区,并协调社区惠民资金安装不锈钢晾衣架。“现在晾衣有了‘专属地’,刮风下雨也不怕!”居民王阿姨指着整齐排列的晾衣架说。
环境干不干净、路灯亮不亮、下水道堵不堵等“芝麻绿豆”的小事,检验着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也考验着网格员们为民务实的诚意。这一杆杆晾衣架,架起的不仅是衣物,也是连接民心的“便民桥”,类似民生小事的解决在红旗街街道已成常态,辖区通过全面构建四级网格组织体系,加强网格党建联建,以“微网格”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最小单元”的基础作用,不断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精细化治理深度融合,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网格内的“民生小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红旗”联动攻坚 巧解千千结
“楼上楼下为150元疏通费吵得不可开交,多亏网格员跑前跑后协调!”翠溪路社区配件公司家属楼居民秦先生提起上月的事仍感慨不已。他家下水道堵塞,疏通后费用分摊起了纠纷,网格员耿慧洁深谙“邻里事、网格调”之道,挨家挨户敲门讲道理、算细账:“管道是共用的,大伙分摊最合理。”最终楼上两户各出75元,矛盾迎刃而解。“耿慧洁把我们当家人,有问题找网格,心里踏实!”秦先生说。
更棘手的难题出在红旗小区——川味小厨的噪音油烟让5层、8层居民彻夜难眠。“桌子摆在门外,划拳声到半夜,油烟味直往家里钻!”居民李女士投诉时情绪激动。网格员刘雷连夜赶到现场,先劝老板将餐桌移至室内,及时协调执法部门检查油烟设备,一同“联动攻坚”。次日,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市场监管所与社区一起召开“多方联席会”,定下整改方案:烤肉炉迁入后厨、油烟管改道、夜间禁摆外场。“现在开窗能闻见饭菜香,听不见吵闹声了!”李女士笑着说,“社区每天派人巡逻,这整改是动真格的!” “红旗经验”的联动优势,让复杂矛盾高效化解。
为更好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红旗街街道打造了“菊子说事室”等群众议事品牌,整合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专业力量,联合法院、检察院等行业资源形成合力,联系区人社局等11各相关行业单位确定12名“个案协调员”,形成矛盾调解“金牌队伍”,同时制定《红旗街街道“一二三”矛盾纠纷分级化解工作机制》为“利刃”,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削铁如泥”,实现红旗街街道和谐稳定。
“红旗”智慧赋能 织密幸福网
在红旗街街道,每个网格都是践行“红旗经验”的“微型服务站”,网格员既是“侦察兵”又是“调解员”。街道将辖区科学划分为86个网格,网格员们严格遵循“红旗经验”的日常巡查机制,每天“走街串巷查问题、敲门入户问需求”。今年以来,依托这一精细化管理网络,已排查出矛盾纠纷939件,成功化解764起,网格员在网格内解决各类问题3879件,生动诠释了“网格兜底”的治理效能。在夯实网格化服务的基础上,街道还积极优化“红旗经验”的“智慧赋能”载体——党领共治可视化平台,开设“帮办代办”“益警新枫”“社区说事儿”“吐槽箱”等模块,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同时深化“联动式共建”模式,联合执法部门、物业公司、志愿者队伍形成强大治理合力,让矛盾纠纷化解有了更坚实的支撑。今年以来,群众“12345”投诉热线同比去年下降35%,真正实现了“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从晾衣架安装到邻里纠纷化解,从垃圾分类到社区服务,红旗街街道用一桩桩“民生小事”的扎实解决,勾勒出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红旗街街道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一核多元的服务模式,依托网格治理,精准掌握群众所需所盼,有针对性开展多元服务,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绘就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新图景。
记者:张玉钰 浦绍权(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