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最高气温已直接来到43℃,地面气温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1.2℃,脚底板都要烤化了……
预计7月14-19日陕西省大部分地区晴热少雨,关中平原高温日数将达6天,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局地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
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坚守在各个岗位的职业人群,都面临着防暑降温的严峻挑战。
不同人群的活动场景、身体状态各异,防暑策略也需因人而异。
01普通人群:日常防护是关键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群来说,虽然不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极端环境中,但日常的防暑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它关乎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生活起居方面
巧妙利用时间和环境来躲避高温
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高温时段外出,因为此时的阳光最为强烈,地面温度也达到了一天中的峰值。
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
比如打遮阳伞,选择材质轻薄、颜色较浅的伞面,既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又能减少热量吸收;
戴宽檐遮阳帽,保护头部和面部免受阳光直射;
穿透气、宽松的长袖衣物,最好是棉质或亚麻材质,这些材质具有良好的吸汗和透气性,能帮助身体散热。
同时,随身携带防晒用品,如防晒霜、防晒喷雾等,及时补涂,防止皮肤被晒伤。
饮食方面
遵循“补水、清淡、营养”的原则
高温天气下,人体出汗量大,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严重,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
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2升,可选择凉白开、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汤或电解质水,少量多次饮用,每次饮水量以100-150毫升为宜。
这些饮品不仅能补充水分,还能补充流失的电解质,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此外,饮食上需注意“清热解暑+营养均衡”。少吃辛辣、油腻、油炸的食物;
多吃含水量高的食材,如冬瓜(含水量96%)、丝瓜、生菜、苦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以及西瓜、哈密瓜、梨等水果,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水分,有助于清热降温、补充营养。
运动方面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尽量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运动,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
运动强度也要适中,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
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如果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02职业人群:针对性防护保安全
职业人群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面临的高温环境也各不相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暑措施,确保工作安全。
户外工作者
如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等,是高温天气下最辛苦的群体之一,他们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面临着中暑的高风险。
对于户外工作者来说,首先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可以采用“做早做晚、中间休息”的工作模式,在高温时段适当增加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其次,要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好防晒用品和透气的工作服,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
在工作间隙,要及时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
用人单位也应为户外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设置遮阳棚、休息区,配备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药品。
高温作业者
如炼钢工人、锅炉工等,他们工作的环境温度极高,防暑工作尤为重要。
除了做好个人防护外,用人单位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安装通风设备、降温设备等,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
同时,要合理安排工作班次,缩短连续作业时间,避免工人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定期对高温作业者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
室内久坐职业人群
如办公室职员等,虽然身处室内,但也不能忽视防暑。
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容易导致空气干燥、温差过大,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
空调续命有风险
因此,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一般设置在26-28℃为宜,同时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工作间隙,要适当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在办公室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室内环境。
温馨提示
在连续高温天气下,
不同的人群都要高度重视防暑工作,
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平安度过高温期。
来源:陕西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