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矿山,历经六十载风雨,斑驳井架诉说着铜川工业往昔的峥嵘。在转型阵痛与新生希望交织的金华山矿区,有一位脚步踏实的守护者,用真情捂热了矿工的寒冬——他,就是张东峰,一位将人大代表职责融入群众“柴米油盐”的“矿山之子”。
一盏热茶里的民生温度
“有难事?就找张经理!”这朴实的信赖,是金华山矿留守老人们心底最踏实的依靠。那日清晨,退休矿工老王怒气冲冲闯进张东峰办公室,未开口眼已急红。张东峰快步上前,紧握老人微颤的手:“老哥,不要急,坐下说,先喝口水。”老王未落座便质问道:“为啥停发我的工资?你是领导,也是人大代表,你管不管?”“停发?老哥,您仔细说说咋回事?”张东峰递上杯热茶。“我跟你嫂子都这把年纪了,身子骨不行,吃药看病全指望这点工资。上月15号工资没到,我想怕是晚几天到,可等啊等,月底都没影儿!问旁人,人家都发了……你说我能不着急!”老王越说越气。“老哥,有难事找我就对了,我是一名人大代表,就是为大家服务的,你的手机短信我看一眼?”张东峰接过手机,“哦,有提醒您认证的短信啊!人脸验证没做,系统就自动暂停了。”只见他指尖轻点手机屏幕,“来,老哥,看这儿……认证完成!”张东峰笑着宽慰,“这下好了,过几天工资准补发到您卡上,您留意查收。往后每年记得按时认证,工资就不会耽搁了。”老王顿时窘红了脸,嗫嚅着:“嗐!都怪我……没弄清楚,错怪矿上了。谢谢……”近年来,经张东峰之手解决的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累计已超30余件。关爱困难群体,抚平生活的褶皱,是他为民生“幸福底色”增添的最暖注脚。
一堆柴火前的安全守护
一次寻常的社区走访,广场上人群聚拢议论纷纷。见到张东峰,有人高声喊道:“张经理,你来得正好!我们有个急事!”“祁家庄村口那个急拐弯处,有老乡堆了好高的柴火垛子,挡得严严实实,车拐弯啥也看不见,太危险了!你是人大代表,看有啥办法没,这事得赶紧解决!”众人七嘴八舌附和。“这事关系大家安全,马虎不得。我马上联系镇上,一定想办法解决好!”张东峰斩钉截铁地说。话音一落,便传来一片叫好声。他即刻赶往红土镇政府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随后和相关工作人员驱车直奔现场:那处急弯,高高垒起的柴垛果然像一堵墙,死死挡住了来往司机的视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张东峰与工作人员随即找到村干部入户劝说,经过一番情与理的耐心沟通,户主最终理解。一声吆喝,众人合力动手,柴垛被迅速清除。邻里们感念:“有这样心里装着群众的人大代表,再难的事儿,也不怕!”脚下常沾泥土,心中自装民情。翻看张东峰厚厚的民情日记本,矿工心声、社区点滴记满纸页;四年履职“百宝箱”,梳理提炼的6条宝贵建议已从纸面落地生根,化为看得见的民生实景。
一场风波中的“融冰”智慧
一次,在市“两会”召开前夕,矿务局信访处电话急召张东峰:“张经理,你矿家属何姨来局里了,快来!”他撂下电话即刻驱车赶去。一进门就看见坐在长椅上的公亡家属何阿姨,他快步上前,拉住老人双手:“姨,天大的事咱回家说,一定给您想办法解决!”“我不回!不给我解决问题,我今儿哪也不去!”老人面色阴沉,情绪激动。“姨,我不光是经理,还是一名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就是为咱们老百姓说话办事的,我记得您老伴是……”他与何阿姨拉起了家常,从生活点滴到过往艰辛,老人紧绷的心渐渐松动,说到动情处,老人潸然泪下。抬腕看表已过午后一点,张东峰贴心得说:“姨,您今个出门早,饿了吧?天塌下来也不能饿肚子,咱去吃口热乎的,好不?”老人确实饥肠辘辘,默默点了点头。街角小饭馆,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老人拿起筷子,默默吃起来。张东峰细心地盛来一碗面汤放在她手边。暖食暖汤入腹,老人的怨气也随之散了大半。看她神情稍微有所缓和,张东峰缓缓开了口:“姨,当初矿上给职工家属办‘680’退休那会儿,记得您是自己觉得一下子要拿出一大笔钱缴费划不来,自愿放弃了……当时您已经领了一份抚恤金,政策明明白白写着只能二选一,对不?”“是……可是……”老人声如蚊蚋,“现在办‘680’的都直接纳入职工养老了,我……我肠子都悔青了……”“唉,姨,当年的政策时限已经过了,现在实在办不了啊!”张东峰诚恳道。“我糊涂啊!这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啊……”老人哽咽。“姨,别怕!政策走不通,咱想别的法儿帮您渡过难关!走,咱先回家!”老人低下头,不吭声,于是张东峰搀着老人上了车。此后,张东峰反复与领导沟通协调,最终为何阿姨争取到了多项困难救助,纾解了老人的困顿。履职4年来,张东峰累计接访80余人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件,用真情实干筑牢一方稳定基石。
时光镌刻奋斗足迹,矿山映照赤子初心。张东峰常说“人大代表就应当把老百姓的事时时放在心上”,质朴而铿锵的话语化作以“铁肩担重任,奋楫勇向前”的履职实践,深刻诠释着新时代基层人大代表的担当本色。(高红梅 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