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残疾证要家人背着跑医院,现在医生直接上门评残,镇残联真是把我们的难处放在了心上!”近日,蒲村镇赵家台村的残疾人周大姐,紧紧握着上门服务人员的手,话语里满是感激。这番朴实的感言,正是蒲村镇创新开展助残“四上门”服务成效最生动的注脚。
今年以来,蒲村镇残疾人联合会(残联)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积极探索“零跑腿”服务模式,将服务窗口前移到残疾人家门口,创新推出“上门评残、上门送辅具、上门托养、上门改造”四项服务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当好残疾人的“娘家人”和“贴心人”,让关爱更有温度、服务更有精度。

上门评残,破解“办证难”。 残疾人证是享受惠残政策的关键凭证。针对部分重度残疾人出行难、评残难的实际,镇残联主动作为,组织各村精准摸排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未办证人员,积极协调评定医院,将专业评残服务送到残疾人家中。此举极大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和时间负担,确保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能够及时持证,第一时间享受到应有的政策关怀。评残“零跑腿”,政策落地更及时。
上门送辅具,适配更“智能”。 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镇残联大力提升辅具适配效率与精准度。创新采用“线上申请+快递配送”模式,残疾人通过智能手机登录辅具平台,即可轻松浏览、自主选择所需辅具并在线申请补贴。辅具由快递直接送货上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各村残疾人专职委员积极宣传政策,手把手协助操作申请,让科技赋能康复更便捷。目前,已有320余名残疾人通过该平台便捷申领到所需辅具,有效减轻家庭负担,显著提升了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
上门托养,专业解“照护忧”。 为缓解就业年龄段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的照料压力,镇残联引入专业力量,委托岐山县好管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上门托养服务。服务人员每月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不少于8次上门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心理慰藉等,真正实现“托养一人、幸福一家”。这项服务已惠及20名残疾人及其家庭,为照料者提供了宝贵的“喘息”空间,增添了家庭幸福感。
上门改造,居家更“无障碍”。 改善困难重度残疾人的居家环境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各村残疾人协会深入摸底,积极申报无障碍改造需求。项目实施前,专业评估公司入户评估,充分听取残疾人及家属意见,详细考察居住环境。最终按照“一户一策”方案精准施工,通过安装安全扶手、适配热水器、修建坡道等方式,着力消除居家障碍。今年,全镇已为10余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高质量的无障碍改造,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居家安全性和生活便利度,让家真正成为舒适、安全的港湾。
“‘四上门’服务,迈开的是我们的脚步,缩短的是服务的距离,送达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解决的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镇残联专干老杨道出了服务的初心,“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跑再多的路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