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10:23:42 来源: 千阳先锋

陕西
举报
红纸翻飞,剪刀起舞。近日,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城关镇西新区社区的秦娘剪纸室里,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跟着非遗传承人王锁莲学习剪纸技艺。随着剪刀在彩纸上游走,栩栩如生的“五毒精”“生肖精”等传统图案逐渐成形——这是西新区社区“非遗剪纸扎根计划”周末课堂的生动一幕。
作为“剪纸之乡”的千阳县,其独有的“精怪剪纸”可追溯至明清时期。非遗传承人王锁莲介绍,这项技艺以家族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至今,“高祖母传祖母,祖母传母亲,母亲传女儿”的传承链条已延续六代。其题材多取材于傩舞面具和《西游记》故事,独创的“人头兽身”造型风格狰狞夸张。2008年,“千阳县精怪剪纸”被列入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看似吓人的精怪剪纸,其实是古人用来驱邪纳吉的。”王锁莲拿起一幅“五毒精”剪纸解释道,“每个锯齿纹样都有讲究,剪刀走向不同,寓意也不同。”周末课堂上,两位传承人采取“理论+实践”的沉浸式教学。谢爱萍先演示“折纸三法”,王锁莲则讲解“阳剪”“阴剪”等核心技法。孩子们在指导下,将红纸对折四次,剪刀从纸角切入,不一会儿就剪出了对称的窗花。西新区社区党支部书记张艳艳表示,“该公益项目已开展41期,累计培训儿童461人次。通过剪纸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审美能力,更让他们理解‘工匠精神’。”王锁莲抚摸着孩子们的作品感慨:“以前担心手艺失传,现在看到这么多‘小苗苗’,心里踏实多了。”她计划将生肖剪纸简化成教学模板,“让非遗变得触手可及”。剪刀开合间,非遗的种子已悄然播撒。西新区社区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千阳先锋
责任编辑:
周芳_shanxi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