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扶风县杏林镇浪店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依托“村村联营”发展模式,深入推进“三众一共”治理模式,在人居环境、乡村治理、产业联兴、文明培育等领域锐意创新、久久为功,成功打造了“处处有景、家家有绿、乡风淳朴、治理有效”的文明家园。浪店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优化环境 精绘生态宜居新画卷
创新治理模式。浪店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建立“村干部包片、组长包户、村民包房前屋后、保洁员包公共区域”的精细化网格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管理无死角。空间美化升级。大力整治私搭乱建,实施“我为群众建‘菜园’”行动,巧妙利用腾退闲置公共空间建设小菜园、打造错落有致的和美居住环境。景观全域提升。植入生动的文化墙绘,推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策略,实现了从“脏乱差”到“处处有景、家家有绿”的蜕变,擦亮了生态宜居的鲜明底色。
产业联兴 筑牢富民强基新支撑
壮大特色种植新规模。浪店村持续依托“村村联营”创新发展方式,采取“支部+”模式,引进农企5户,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500亩,种植樱桃、猕猴桃等900余亩,发展无公害蔬菜大棚60亩,改建日光大棚樱桃80亩,新建水肥一体化生姜种植基地50亩。构建集约服务硬支撑。村级流转150亩土地种植粮食;投资96万元新建浪店村农资综合超市,投资58万元建成962平米粮食仓储两座,逐步打造“空间集约化、功能多元化”的村级阵地综合体。
积分赋能 激发文明创建内驱力
量化文明行为。浪店村创新实施“文明积分制”,将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具体行为转化为可量化、可积累的积分。物质精神双激励。设立“积分超市”,明码标“分”兑换洗衣液、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将无形的文明善举转化为有形的物质奖励与精神荣誉。激发主体意识。有效引导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主人翁”,形成了“比学赶超”争积分的浓厚氛围和内生动力。
网格聚力 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
建强治理末梢。浪店村依托“红马甲”网格员队伍,将文明宣传、行为引导、风尚培育等核心内容,深度融入其日常巡查、服务与管理工作中,推动文明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发挥先锋作用。网格员、保洁员积极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主动清扫大街小巷维护环境,及时调解邻里纠纷促进和谐,热情宣传政策法规倡导文明,成为践行文明风尚的示范者、化解基层矛盾的润滑剂。凝聚治理合力。通过定期评选“网格之星”,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构建起“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共商共治”的精细化、协同化治理新格局。
文化浸润 厚植乡风文明新沃土
阵地活动双提升。浪店村高标准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配备健身器材设施,并以此为阵地,常态化组织开展深受群众喜爱的秦腔自乐班表演、传统锣鼓喧天、活力广场舞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有效满足了村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显著提升了乡村生活的幸福感和凝聚力。榜样引领树新风。 精心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保洁员”“优秀大学生”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公开隆重表彰身边涌现的各类先进典型,有效激活群众参与热情,凝聚崇德向善力量,大力弘扬孝德文化,涵养优良家风民风。移风易俗见实效。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具体要求清晰纳入村规民约,赋予其制度刚性。依托红白理事会,对婚丧事宜操办进行全程引导、监督与把关。此举有效遏制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的蔓延,显著减轻了村民人情负担,在乡村社会牢固树立起文明、节俭、健康的新风尚。
如今的浪店村,道路整洁如新,庭院绿意盎然,乡风淳朴和谐,村民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幸福的笑容。浪店村生动践行“千万工程”宝贵经验,以文明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广阔乡村画卷上奋力绘就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风尚好”的全国文明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