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陈仓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有序推进,记者跟随媒体采风团深入陈仓区多个产业种植基地,实地探寻林业产业发展活力。
在凤阁岭镇建河村花椒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科学种植管理,花椒产量与品质双提升,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花椒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迈进。

【凤阁岭镇建河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 赵小愉】: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建河村三组的万亩椒果示范园,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村的主导产业就是花椒和苹果。今年以来,我们村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先后投资六百余万元,围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冷链储存交易、病毒害防治等方面对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提质增效。通过村集体收益分红、冷库储存费等进一步带动果农发展热情,带动400余户贫困户增收8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
在拓石镇通石梁柴胡种植基地,这里柴胡植株生长旺盛,依托当地自然环境优势,柴胡种植已成为特色产业。基地负责人介绍,从选种到采收,严格把控质量,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也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路径。

【拓石镇通洞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 王宁宁】:大家好,我是拓石镇通洞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宁宁。我们通洞村地处宝鸡西山,自古享有“西山大药房”、“陈仓药库”、“药材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带动”为工作思路,大力推广柴胡种植。截止目前,我们村共种植柴胡有15000多亩,建成了万亩柴胡产业示范园。目光所及皆是产业,千树花椒红山野,万亩柴胡满地香,我们用绿色产业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拓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青莆】:目前,拓石镇柴胡种植面积已由2010年5000余亩发展至今约8.2万亩,年产值突破2亿元,亩产可至100-150公斤,亩均纯收入可达2500-4500元,累计带动1516余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在坪头镇大坪村中蜂养殖基地,错落摆放的蜂箱里,蜜蜂正忙碌飞舞,该养殖基地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参与中蜂养殖,成为乡村生态产业的亮点,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坪头镇码头村中蜂养殖户 李福康】:大家好,我叫李福康,土生土长的码头村人,打小就对蜜蜂嗡嗡忙碌的身影充满好奇。一开始,我仅有15箱中蜂,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缺技术、少经验,走了不少弯路。好在我这人爱钻研,镇上也成立了中蜂养殖协会,组织我们这些养殖户进行了10余次技能培训。截止去年年底,我的中蜂养殖规模达到了120箱。在产量上,去年共产出优质蜂蜜2吨,一年下来,光是蜂蜜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0万元左右。除了售卖蜂蜜,我还出售蜂王和蜂群,这部分收入也有近3万元。算下来,去年中蜂产业给我带来的总收入达到了13万元,收入实实在在的增长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从花椒、柴胡到中蜂养殖,陈仓区各乡镇立足资源禀赋,探索特色产业路,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也让乡村振兴底气更足。这些特色产业,一头连着生态保护,一头牵着百姓增收,勾勒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