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1点,太阳把王益的街面烤得发亮。曹文花戴着头盔,蹬着电动车驶进七一路小学家属楼,后座上的外卖箱震动着发出微响,手机屏幕上跳出一个新订单,她顺手接下,又抬头扫了一眼楼道口,一位瘦小的老人正试图提着菜上楼,步子踉跄。她犹豫了一秒,还是把车停好,上前扶了老人一把,然后才返回路线继续送餐。这样的“耽搁”她早已习惯。送的不只是饭,更是一点暖、一点民生的纹理。
在始终保持着100%的配送准确率和零投诉的优异成绩,还荣获美团外卖王益站“单王季军”称号的同时,2023年,她凭借出色表现,被市妇联、市总工会授予“最美外卖员”荣誉称号。工作之余,曹文花积极投身社区服务,担任“云小骑”流动网格员。在送餐途中兼任信息采集、隐患排查、情绪安抚、邻里调解……这些“顺便”的事,她一天能碰上五六起。
“我跑得多,眼睛不能只盯着导航。”曹文花说。她的电动车跑遍了王益区的大街小巷,也成了社区治理的一部分神经末梢。看到下水道堵了,她拍照上传;看到哪家老人几天没出门,她主动敲门看看;就连哪栋楼顶棚开裂,她也记得住,回来报备。这些信息平常藏在社区的缝隙里,只有像她这样“贴地飞行”的人,才能看得见。她用脚步收集民情,用电动车架起社区与居民的桥梁。她是那种你叫不出名字但总见得着的人,是那个你从窗口望出去就会心安的身影。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叙事,只有一单又一单的奔波,一次又一次的停下来看看。
下午三点,阳光透过飘窗洒进房间,家住云梦堤社区的寇海燕坐在窗边,一针一线地编织着手中的花束。旁边,孩子安静地在床上午睡,偶尔传来轻微的呼吸声。这个画面,曾经是寇海燕心中最熟悉的日常——全职宝妈的生活,时间总是围绕着奶瓶、尿布和琐碎的家务打转。然而,这份看似平静的日常,也渐渐让她与外界脱节,焦虑和自卑悄悄侵蚀着她的内心。
曾经的寇海燕,完全依赖丈夫的收入,自己早已脱离职场。长期的经济压力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促使她开始渴望改变,渴望找到一条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出路。
转机出现在一个普通的社区走访中。云梦堤社区的工作人员在走访时了解到寇海燕的困境,便向她推荐了“云工坊”零工驿站的特色就业模式。“云工坊”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为像寇海燕一样的居民提供了灵活的就业岗位。手工编织、家政培训、短视频剪辑等多样化的岗位,让她看到了新希望。说干就干,寇海燕从最基础的针法学起,“云工坊”为她安排了专业老师一对一辅导。白天,孩子午睡时,寇海燕便坐在飘窗前编织;深夜,孩子安睡后,她又挑灯细心钻研新的花样。“云工坊”老师们的耐心教导和寇海燕的坚持,让她的手艺越来越好。
如今,寇海燕早已告别了曾经的迷茫,她不仅找到了一条能够自我实现的道路,还带领着同样是宝妈的邻居们共同走向就业的道路。稳定的收入减轻了家庭经济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她重新找回了自信。
寇海燕常说:“是‘云工坊’让我明白,照顾家庭和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是二选一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新赛道。”
在王益区,社区服务并非遥不可及的“纸上谈兵”,而是贴近每个人生活的细小环节,是每一个点滴的关注和关怀。把每一件民生小事,都当成“幸福要事”,让“云”上的民生幸福正悄然绽放。
记者:杨怡涵 李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