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始祖后稷传说已列入省级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
武功古称有邰,是我国古农业的发祥地,后稷教稼台巍巍屹立在武功古城武功镇,记载着炎黄民族发端农业,树艺五谷,早于世界各国的历史。反映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史记·周本纪》和《诗经·生民》都详细记载和颂扬了后稷的功绩。几千年来,有关后稷的故事广为流传。

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女儿姜嫄因踩巨人足迹而生子,以为是不祥之物,结果三弃不死,就又抱回养育,起名叫“弃”。弃从小就喜欢农艺,在母亲的教诲下,长大后遍尝百草,掌握了农业知识,就在教稼台讲学,指导人们种庄稼。传说他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派神仙下凡,送来百谷种子,让其为民造福,被大家尊称为神农后稷。

千百年来。人们敬仰姜嫄圣母,感恩后稷的功德,民间流传着《神农之母与远志》 、《教稼台下赛蒸馍会》等许多后稷的传说。至今,来自西北及关中各地的农人便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传统古会。人们不但把劳动一年的农产品进行交换,还继承了一个古老的风俗——上会时,都要带上当年麦子做成的大白蒸馍,在会上比赛展览,显示庄稼丰收,人们把五谷杂粮和瓜果蔬菜敬献在教稼台前,朝拜和纪念农业始祖后稷,相互讲述有关后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