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耀州区天宝路街道天宝滩社区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作为突破口,吸纳一批责任心强、能干实事的党员和群众参与小区治理,构建小区自治“红管家”党建品牌,实现小区从“无人管”到“共治理”,打造了小区自治“新样板”。
陈普选说: “买菜回来啦!”
党华利说: “噢,你出去呀?”
陈普选说: “我刚收拾完小区院子。”
党华利说: “现在就是有个事,咱体育器材都有,看能放个乒乓球案子不,爱打乒乓球的人多,看能不能弄一个乒乓球案不。”
这是天宝路街道溪源小区老党员陈普选与居民的对话,作为溪源小区的“居民大管家”,陈普选每天都要巡查楼道卫生、组织议事协商,了解大家的需求。在他的努力下,小区先后安装了健身器材、搭建了车棚,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
溪源小区曾是典型的“弃管”小区,居民各扫门前雪,公共区域脏乱差。后来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为突破口,挖掘退休党员和热心居民组建了“红管家”队伍,陈普选成为首批“大管家”之一。他牵头制定了门房制度,接管水费收取、卫生清理等事务,并增设便民公告栏,让居民诉求“一栏可见”。
溪源小区居民党华利说:“自从老陈来了以后,各方面协调得都很好。大家有一些意见,给社区反映得也很及时,各方面管得很到位。”
溪源小区的蜕变,是耀州区“红管家”品牌赋能基层治理的缩影。天宝滩社区通过“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红管家”三级联动,构建起“组织在小区建立、资源在小区集聚、难题在小区化解”的治理体系,解决民生问题30余件,居民满意度达100%;交通局小区建立“党群连心点”,实现从“失管”到“全员管”;预制厂小区推行“社区倡导、小区自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红管家”品牌正以星火燎原之势,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天宝路街道天宝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雅娟说:“红管家”是我们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实招,就是通过“找、选、育”小区里热心的党员和群众骨干,让他们沉下去当“红线”,把需求的“哨子”交给群众,把解决的“担子”分给大家。从“失管”“弃管”变成大家齐心“共治”,矛盾少了,笑容多了,这才是实实在在带给居民的获得感。”
【记者手记】从“无人管”到“共治理”,“红管家”品牌的背后,是社区党组织将“民有所呼”转化为“我有所为”的生动实践。它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俯下身子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的务实行动,让居民真正成为小区的主人,收获了满满的“家园幸福感”。(记者:杨盈莹 郑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