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还有一种地方病与心脏有关吗?
今天,带大家认识一种
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
什么是克山病?
克山病(Keshan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清楚的地方性心肌病。因为1935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报道而得名。
基本病理改变是心肌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继发性纤维化,心脏呈肌源性扩张,心腔扩大、室壁趋向变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
作为一种地方病,克山病主要分布在我国自东北至西南的低硒地带,克山病病区多为农村,特别是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或山区。
克山病的病因是什么?
克山病病因仍不清楚。有关克山病病因研究,有不同的病因观点,大致分为生物性因子和非生物性因子两类。
代表性的有硒缺乏、膳食单一、肠道病毒感染、粮食真菌毒素慢性中毒和复合病因等。
医学界对克山病的研究仍在深入,未来有望进一步揭示其奥秘,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克山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根据心脏功能状态及起病缓急克山病分为四种临床类型,包括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
经过多年防治,全国已多年未检出急型、亚急型病例,目前以慢型及潜在型为主。
其中慢型克山病起病隐匿,多数患者不能描述确切的发病时间。在克山病高发的年份大部分患者是由其他各型演变而成。
患者常有头晕、之力、食欲减退、心前区不适、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逐渐出现劳累后心悸、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尿量减少,常有面部、下肢水肿。
有的患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痰中带血丝,全身水肿,此类患者心脏显著扩大,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往往预后不好。
克山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克山病总的治疗原则是稳定血流,缓解症状,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脏功能,改善预后。
克山病的治疗需根据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策略,强调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
对于慢型克山病主要参照目前国内外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其目标是防止和延缓心衰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衰住院,改善预后。严重者应住院治疗,经治疗减轻后恢复期患者可建立家庭病床治疗,并定期随访治疗。
克山病怎么预防?
硒预防:早期实验证明,服用亚硒酸钠对预防急型和亚急型效果显著。虽然目前生活水平提高,但建议日常摄入高硒食品(如海带、动物内脏、鱼虾、蛋类等),避免硒缺乏。
膳食预防:饮食多样化,确保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充足,多吃大豆及其制品,避免偏食。
综合性预防:改善饮用水卫生(喝开水),落实居住环境改造(如旱厕改造、畜圈管理),防止粪便污染,定期灭鼠灭虫,保持个人卫生。
消除发病诱因:冬季防寒、夏季防暑;预防感染性疾病(流感、痢疾等);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拒食发霉变质食物。
提示
克山病作为一种地方性心肌病,虽然病因复杂,但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合理膳食、早期筛查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危害。
对于生活在高发区域的人群,尤其需关注心脏健康,定期体检,遵循预防建议。
稿件来源:陕西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