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陕西 > 正文

刘学:从“桃把式”到“智把式”的学用贯通之路

0
分享至

(原标题:【新时代新农人】刘学:从“桃把式”到“智把式”的学用贯通之路)

清晨五点,眉县金渠镇的果园里还弥漫着薄雾,果农刘学已经蹲在猕猴桃树下,手指在手机APP上轻轻滑动。屏幕上,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实时跳动,这是他斥资打造的果园生态和水肥智能监控系统。“过去凭经验,现在靠数据,种桃子的法子变了。”他直起身,拍了拍裤腿上沾着泥土,眼神里闪着科技的光芒。这个80后新农人,用十余年时间,把“学贵于用”的古训刻进了眉坞这片神奇的土地里。

返乡路上的“破题之问”

2014年的秋天,30岁的刘学站在自家果园里,看着堆成小山的小猕猴桃发愁。父母告诉他:“赶紧拉去批发市场,再不卖就烂了。”可他刚从城里回来,满脑子都是超市里贴着进口标签的水果——那些果子卖得贵,还不愁销路。“为啥咱眉县的猕猴桃不能也这样?”这个问题,成了他创业路上的第一个心结。

彼时的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却面临着“卖果难”和“催熟烦”的双重困境。消费者买回家的猕猴桃,往往要放上好几天才能吃,稍不注意就会烂掉。刘学记得,有次一位深圳的客户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失望:“你们的果子味道好,但我等不到它熟啊!”

这个电话像一根刺,扎进了刘学心里。他跑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找到研究猕猴桃的专家。“能不能让猕猴桃摘下来就能吃?”面对这个“门外汉”的问题,教授们起初有些惊讶。但刘学没放弃,他带着果园的土样、果子,一次次往杨凌跑。2024年,在眉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的培训课上,当听到“三产融合”“数字农业”这些词时,他突然明白了:破解难题的钥匙,藏在“学”与“用”的结合里。

车间里的“科技突围”
记者走进刘学的智能分选车间,仿佛置身于科幻电影。传送带上,猕猴桃们排着队“过安检”,两侧的摄像头像眼睛一样扫描着它们的大小、糖度、瑕疵。“以前靠工人一个个摸,现在靠AI‘看’,一分钟能选300个。”技术员张蒙介绍道。
这个总投资2500万元的分选线,是刘学“豪赌”的成果。2021年,他先投了1500万建冷库和初加工线,2023年又咬牙追加投资。“钱不够,把城里的房子都抵押了。”妻子当时不理解,邻居们也说他“瞎折腾”。但刘学心里有本账:“国外的水果能标准化,咱为啥不能?”
分选线刚调试时,出了个小插曲。有一批果子被机器判定为“不合格”,工人却觉得“挺好的”。刘学坚持按机器标准来:“我们要做的是‘即食’猕猴桃,差一点糖度都不行。”就这样,他带着团队反复调试参数,终于让机器“读懂”了眉县猕猴桃的“脾气”。2024年,公司即食猕猴桃销量超400万公斤,占总销量的90%。曾经发愁卖不掉的果子,如今成了电商平台的“爆款”。
在智能化车间的墙上,挂着一幅特殊的“作战图”——那是刘学手绘的猕猴桃全产业链升级路线图。从种植端的智能灌溉,到加工端的自动打包,再到销售端的溯源系统,每个环节都贴着“学用贯通”的标签。“你看这个气调冷库,能让果子休眠6个月,这是在培训班上学的保鲜技术。”他指着冷库的显示屏,上面跳动的数字像跳动的音符,奏响了传统农业的转型之歌。
果园里的“共富密码”
“刘老板,今年我的果子又卖了个好价钱!”金渠村果农王月会捧着刚拿到的货款单,笑得合不拢嘴。她的80亩果园,通过刘学的“订单农业”模式,每斤收购价高出市场价5毛钱。“不仅价格高,他还教我们种‘即食’果,技术都是免费的。”
在刘学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摞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农户的需求:“张婶家的树有病虫害”“李哥想试试新肥料”。他组建了技术服务队,每周都会下乡。有次为了帮农户解决“即食”技术难题,他带着团队在果园里蹲了三天三夜,直到找到最佳的采摘成熟度。
2024年,刘学在常兴镇河祁村打造了百亩蓝莓观光采摘园。“猕猴桃是‘主菜’,蓝莓是‘甜点’,再加上观光旅游,乡亲们的钱袋子才能鼓起来。”他带着农户们一起干,从育苗到管理,手把手教。如今,每到采摘季,果园里游客络绎不绝,农户们不仅能卖果子,还能靠农家乐增收。
在公司的培训教室里,墙上的标语格外醒目:“让农民变成‘智农’”。刘学定期举办培训班,不仅教技术,还讲市场、讲管理。“你看那个小伙子,以前在城里打工,现在回来管智能设备,一个月挣8000多。”他指着正在调试设备的小王说。如今,刘学的企业年均提供500余个稳定岗位,带动上千户农户增收。

品牌背后的“文化觉醒”

“贝壳”,这个如今响当当的水果品牌,最初的灵感来自刘学儿子的一句话。“爸爸,贝壳是海边的宝贝,我们的猕猴桃也应该是宝贝。”这句话让他意识到,眉县的猕猴桃缺的不是品质,而是品牌。
为了打造品牌,刘学下了狠功夫。他带着团队跑遍全国,调研消费者需求;邀请设计师重新包装,让土疙瘩变成了“礼盒装”;建立溯源系统,扫码就能看到果子的“成长日记”。2023年,“贝壳”品牌销售额破2亿元,业务拓展至100多种精品水果。

在品牌建设中,刘学最看重的是文化赋能。他把张载“学贵于用”的思想刻在包装上,把眉县“桃把式”的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种植。“我们卖的不只是水果,更是一种‘智把式’的农业文化。”2024年,他领办的合作社被评为“宝鸡市‘即食’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园”,本人也完成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从“桃把式”到“智把式”,刘学的十年创业路,像极了他手中的猕猴桃——经历了“催熟”的阵痛,最终迎来了“即食”的甘甜。在眉县这片土地上,他用“学用贯通”的实践,让古老的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也为乡村振兴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知名主持人直播间被骂到封停

知名主持人直播间被骂到封停

17谭
2025-07-11 07:49:44
杨少华出殡,现场豪车看花眼,大儿摔瓦跪拜,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杨少华出殡,现场豪车看花眼,大儿摔瓦跪拜,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阿纂看事
2025-07-11 18:21:05
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我国有的城市80%以上孩子要调查铅暴露源

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我国有的城市80%以上孩子要调查铅暴露源

深度报
2025-07-11 21:11:53
连续3年进温网决赛!阿尔卡拉斯3-1力克弗里茨 豪取赛会20连胜

连续3年进温网决赛!阿尔卡拉斯3-1力克弗里茨 豪取赛会20连胜

醉卧浮生
2025-07-11 23:28:21
杨少华去世后续:店家连夜跑路,葬礼现场曝光,杨议盘核桃引众怒

杨少华去世后续:店家连夜跑路,葬礼现场曝光,杨议盘核桃引众怒

乌娱子酱
2025-07-11 15:40:39
青旅,还有活路吗?

青旅,还有活路吗?

空间秘探
2025-07-10 09:13:19
223分上岸复旦的网红“迅猛龙”回应“考研是炒作”质疑

223分上岸复旦的网红“迅猛龙”回应“考研是炒作”质疑

大象新闻
2025-07-11 07:44:17
我们的大脑正被手机榨干!诺贝尔奖得主警告:信息富足的时代,稀缺的是注意力

我们的大脑正被手机榨干!诺贝尔奖得主警告:信息富足的时代,稀缺的是注意力

风向观察
2025-07-11 17:12:47
芬兰决定“退群”:已通知联合国

芬兰决定“退群”:已通知联合国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7-11 18:47:33
甘肃天水血铅这事,终于迎来了激烈交锋戏份

甘肃天水血铅这事,终于迎来了激烈交锋戏份

清晖有墨
2025-07-11 08:59:10
江苏状元被火箭军大学录取!军装领导送通知书,母亲露面惹人心酸

江苏状元被火箭军大学录取!军装领导送通知书,母亲露面惹人心酸

安珈使者啊
2025-07-11 21:16:47
她才是娱乐圈公认的大美女:已经39岁了,但颜值高过好多年轻女星

她才是娱乐圈公认的大美女:已经39岁了,但颜值高过好多年轻女星

逍遥史记
2025-06-13 15:42:40
报应来了!捐给美国7千万,满嘴“中国穷关我啥事”,如今破产了

报应来了!捐给美国7千万,满嘴“中国穷关我啥事”,如今破产了

娱乐看阿敞
2025-07-11 09:48:22
美国大满贯赛凌晨战报:首个4强诞生 陈熠4-3早田希娜 下一轮要内战

美国大满贯赛凌晨战报:首个4强诞生 陈熠4-3早田希娜 下一轮要内战

去山野间追风
2025-07-12 05:04:17
575分被赶出门最新,写遗书威胁,脏话不堪入耳,曝出更多猛料

575分被赶出门最新,写遗书威胁,脏话不堪入耳,曝出更多猛料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7-11 16:16:48
保就业,开始了!

保就业,开始了!

城市财经
2025-07-11 11:38:27
29+16+7!杨瀚森比肩约基奇,首秀目标打两双,热度已超美国之子

29+16+7!杨瀚森比肩约基奇,首秀目标打两双,热度已超美国之子

蛋疼体育
2025-07-11 20:30:56
杨少华吊唁现场突发意外,前央视导演灵前失控,找杨议解决恩怨

杨少华吊唁现场突发意外,前央视导演灵前失控,找杨议解决恩怨

趣文说娱
2025-07-11 09:43:30
网友生日当天被女友气疯!体内残留两个避孕套,称:个人卫生不好

网友生日当天被女友气疯!体内残留两个避孕套,称:个人卫生不好

社会酱
2025-07-10 17:48:15
反转!驾车致女友截瘫,男方首发声,还原事发全程,女生罪有应得

反转!驾车致女友截瘫,男方首发声,还原事发全程,女生罪有应得

振华观史
2025-07-11 10:03:35
2025-07-12 07:15:00

头条要闻

王毅会见鲁比奥后 鲁比奥就"中美领导人会面"表态

头条要闻

王毅会见鲁比奥后 鲁比奥就"中美领导人会面"表态

财经要闻

管涛:百年美元信用将崩塌?

体育要闻

从无畏金兰到薪火相传,中国女篮新的花期来了

娱乐要闻

新闻联播镜头下的宋佳面相变了

科技要闻

稚晖君神操作 宇树痛失"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汽车要闻

最便宜满血版华为智驾和鸿蒙座舱 岚图FREE+闭眼冲

态度原创

房产
游戏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房产要闻

8大新盘曝光!2025下半场,广州主城开卷厮杀!

大佬《异端先知》乐高模型获认可 尼尔:给我也来个

亲子要闻

大反转?幼儿园铅中毒事件:染料公司声明不含铅 “毒源”来自哪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