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宝椒”锚定“一碗面” “宝豆”创纪录 宝鸡种业“硬核”发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而在宝鸡,这枚“芯片”正被不断打磨得更精准、更有力量。7月9日,“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宝鸡市生物育种实验室及田间地头,从辣椒的“风味定制”到大豆的“高产突破”,再到实验室的“科技赋能”,一个个“宝鸡育”品种扎根乡土,正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宝鸡人爱吃面,臊子面、擀面皮、油泼面……哪一样离得开辣椒?但这辣椒可不是随便种的,得合咱面食的‘脾气’。臊子面的辣椒得‘香而不燥’,擀面皮的辣椒要‘辣得柔和’。”在岐山县连片的实验田里,宝鸡市农科院辣椒油料研究所所长辛鑫手持“宝椒29号”育种材料,道出了育种的“靶向性”。这一品种从当地传统辣椒种质中克隆出香味物质合成关键基因,芳香物质含量显著提升。从育种到产业,辣椒正成为“一碗面”经济的“风味基石”。
在另一块示范田里,由宝鸡自主培育的大豆新品种“宝豆10号”,创下全省大豆百亩“实打实收”单产纪录。
“这品种是‘多面手’:耐旱、抗倒伏、不裂荚,还喜冷凉,能解决轮作中缺水的大问题。”宝鸡市农科院杂粮研究所副所长屈洋难掩自豪。
作为宝鸡自主培育的大豆新品种,“宝豆10号”不仅丰产性突出,更兼具早熟、耐密植特性,有效破解了季节性撂荒难题。为让良种落地,2024年,宝鸡市农科院在岐山、凤翔等多县区建示范田,通过扩行缩株机械化技术、夏大豆“1234”高效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总结出可复制的大面积生产模式。
“宝豆10号”的成功培育只是宝鸡做强种业“金豆子”的一个缩影。

走进宝鸡市生物育种实验室,基因测序仪飞速运转,智能培养箱里幼苗舒展,科研人员正专注于作物抗逆性基因标记分析,这正是宝鸡攥紧种业“芯片”、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宝鸡市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方面持续发力,选育出小麦、甘薯、玉米、豆类、辣椒等农作物新优品种20多个。

“相较于传统育种技术,生物育种具有高效、精准和定向的优势,能够培育出多抗、优质、高产、高效的突破性新品种,还可减少农药使用,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潜力巨大。”宝鸡市农科院院长王周玉说。
宝鸡市先后实施了甘薯茎尖诱导组培快繁、玉米抗病分子标记实验,联合生物公司对育成大豆品种的蛋白、脂肪进行基因测序和品质测定,通过分子生物技术筛选和创制优异种质资源,快速选育突破性新品种,为种业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从辣椒的“风味定制”到黄豆的“高产突破”,再到实验室的“科技赋能”,宝鸡正以种业创新为笔,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