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8时,在渭南市昌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培训课堂上,讨论声此起彼伏,气氛十分活跃。
“今年,我们学校的经营范围变更了,专业更多了。”该校法定代表人贾晓栋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一事一码’,一管到底,非常方便。”
2月22日,贾晓栋打电话到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社会事务科,咨询增设保洁员专业需要哪些材料。审批专员梁静随即通过微信发给他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业务二维码。
贾晓栋扫码后,出现5张样表。参照填写后,他又发给梁静。梁静线上检查发现有两处填写不规范,及时给予指导。
2月23日,贾晓栋按要求线上提交了相关资料;2月24日,梁静完成线上审批;2月25日,贾晓栋到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交材料;2月26日,顺利获批。
“从咨询到办结5天时间,审批专员全程帮办,效率太高了。”贾晓栋说。
这份高效源于“码上办”审批服务模式的推行。今年,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推出社会事务“码上办”审批服务,梳理了3个部门的35个事项,统一高频事项业务办理标准,将办事流程及所需材料等相关指南整合,生成一个个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获取办事指南,流程一目了然。
6月14日,记者在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看到一面二维码矩阵墙,细数发现,仅社会组织类事项二维码就有24个。该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崔君宁介绍:“‘一事一码’,按需扫码。我们按照事项主题、办理流程、受理条件、申请材料等内容编制了完整的办事指南,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
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加大“码上办”事项宣传力度和登记人员培训力度,加强审管联动,不断提升全域社会组织登记效率。数据显示:通过“码上办”模式,渭南市各类社会组织成立登记申报材料平均压减33%,办理时间压减50%以上。
近年来,随着体育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渭南市体育类社会团体登记需求增多。为此,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开展集中培训,重点推广“码上办”业务。
今年3月成立的渭南市体育摄影协会就是“码上办”的受益者。该协会会长祖学峰介绍,此前因觉得审批繁琐,成立协会的想法一直搁置。集中培训时,他在现场就扫码完成了社会团体名称预先核准,名称通过后又依次扫码完成成立申请与登记。
“扫码就能获取咨询电话,审批专员提供全程‘一对一’指导,随时解答疑问,服务太贴心了!”祖学峰说,“码上办”打破了时空限制,操作灵活,还解决了纸质指南易丢失的问题。
“我们正在积极为社会事务‘码上办’业务赋能,扩展应用范围,优化应用流程,不断满足群众和企业多元化办事需求,以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服务,让大家‘一看就会,一填就对,一次办好’。”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赵晓莉说。(记者:陈宏江 通讯员:王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