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府谷县充分发挥科学种植和旱作技术支撑作用,把“良田+良种+良法”措施作为旱作农业发展、粮食稳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示范推广顶凌播种和设施育苗移栽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让广袤的田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府谷县地处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农作物难以按时播种。为克服这一难题,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引导农户转变传统种植方式,在孤山镇岳家寨村示范推广顶凌播种技术。目前,种植大户郭小军试种的20亩谷子长势喜人,与传统种植的谷子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在土壤冻融交替阶段,采用顶凌播种技术种植的谷子成效显著,出苗率达86%。现在,株高比传统种植的谷子高30公分,有效解决了春季干旱导致的播种难题,也为实现农作物‘一茬变两茬’和保障粮食稳产高产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技术员温永利说。
今年,黄甫镇尧峁村种植大户张虎利用自家种植西瓜的日光温室大棚,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方法,试验种植的300亩育苗甜糯玉米试种成功。现在玉米已经进入收获期,前来收购的客商络绎不绝,张虎忙得不可开交。“这里的甜糯玉米成熟时间早,品质也不错,提前抢占市场,能卖个好价钱。”内蒙古客商郎占军说。
“今年试种的甜糯玉米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亩均可收获4000棒,较普通玉米增收1000元以上。在干旱地区种植,配合集雨补灌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也能实现稳产增收。玉米收割后,还可以种植白菜、萝卜等农作物,突破‘一年一茬’种植瓶颈。”张虎说。
近年来,府谷县坚持“科技引领、绿色兴农、示范带动、分区施策”的发展思路,以田间试验示范为抓手,探索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径,通过“良田+良种+良技+良机”配套融合措施,集成推广渗水地膜、良种引进、配方施肥、适期播种、病虫害统防统治、集雨补灌等多项旱作技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田间地头。目前,现代农业集成技术推广项目已覆盖全县14个镇52个行政村,建设面积6.33万亩,辐射带动全县172个行政村。
“下一步,我们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现代农业,积极融入‘两区一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大力开展抗旱节水品种选育、智能水肥调控等关键技术攻关,因地制宜推动新技术、新模式运用到农业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推动农业扩优提质、农村宜居兴业、农民增收致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慧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