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聚焦产业科技赋能,依托智能水肥一体化、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等多项技术集成应用,推动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在科技驱动下,一颗颗马铃薯变身“金色引擎”,在田间地头持续发力,孕育丰收的希望。
盛夏的白泥井镇,连片马铃薯田绿浪翻涌。在红旗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间,马铃薯种植户屈保成正紧盯控制屏,查看土壤墒情、养分浓度等实时数据。1500亩薯田的灌溉指令,正从这间小屋传向田间密布的滴灌管网。
白泥井镇红旗村马铃薯种植户屈保成:平常1500亩土地要雇10个人,现在只雇两个技术员就够了,总体能节约80%的人力。精准的化肥浇灌能节省化肥17%左右。
这套智能系统如同田间“水肥管家”,精准调控着作物“命脉”。当前正值薯块膨大期,水肥管理关乎全年收成。
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马铃薯产业股股长乔彩卫:马铃薯盛花期水肥管理是重中之重,田间持水量要保持70%-80%,要重施钾肥,补充磷钙镁肥,少施氮肥,注意控秧防徒长、病虫害综合防控。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的实施可以节劳80%、节肥18%左右、节水40%,节本增效25%左右。
科技的力量,正从屈保成的1500亩地,辐射到全县马铃薯产业版图上。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化转型,已建成1.2万亩像红旗村一样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基地,构建起良种覆盖率达95%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为从沃土到优种的全过程注入科技力量。
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钟子君:我们主要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选用脱毒种薯、增施有机肥、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全县马铃薯平均亩产从3500公斤增加到4000公斤。
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支撑起马铃薯产业的跃升。目前,全县马铃薯年总产量达到55万吨,年产值接近六亿元。其中,白泥井镇的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在产业链的末端,马铃薯的商品化率从68%提升至92%,有效带动了3.2万种植户户均增收超过万元。今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0万亩,预计总产量超50万吨,总产值将突破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