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个事要跑好几次。现在,手机点一点就能办成事,太方便了。”近日,柞水县瓦房口镇老庄村村民胡玉霞说,她通过手机在“掌上办”上传材料,为朋友完成了异地就医备案。
2023年8月至2025年4月,柞水县以手机微信为载体,依托不断发展的AI技术,持续完善创新,成功打造了集“智柞通”“秦捷办”“政联芯”三大模块于一体的“掌上办”平台。该平台与陕西政务服务网、“秦务员”APP、12345便民热线以及柞水县政府网实现互联,将千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搬”上云端,用户仅需“一键跳转”,即可轻松办理业务。
近日,柞水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指导群众使用“掌上办”平台办理业务。
“手机一点,啥都办好,把政务服务揣进‘口袋’,这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柞水县县长刘鹏说。
AI客服精准服务
“对着手机说句话,AI客服就能把社保缴费流程给我讲得明明白白。”柞水县凤凰镇桃园村村民周学群足不出户,依靠“掌上办”的语音功能,轻松完成了养老金资格认证。
这便捷体验的背后,是AI赋能让政务服务更“聪明”。
柞水县依托DeepSeek大模型构建的智能政务体系——24小时在线AI客服“睿睿”,为群众精准解答90%以上的常见办事问题。遇到复杂情况,“睿睿”可自动转接人工。同时,以AI政务大脑为核心,该体系对接省级平台及12345热线知识库,支撑起语音问答、材料预审、进度查询等10项功能。
“办事群众只需用文字或语音描述需求,系统便能自动为其匹配办理路径、生成指南并推送申报链接,实现了‘群众问、系统答、自动引’,办结满意度达98%。”柞水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陆秀赟说。
这套系统还创新引入了互联网插件,将服务延伸至生活场景之中。通过这个系统,群众可以搜索美食推荐、查询旅游攻略、规划出行路线,实现多元化需求一站式满足。
全天在线无盲区
“我半夜提交了营业执照申请,第二天一大早就接到了工作人员的确认电话。”柞水县创业青年方永明说。
原来,在他提交申请后,AI系统自动完成了预审并推送给工作人员。次日,工作人员一上班就进行处理,办完就能给他发送电子许可证。
技术赋能让政务服务效能倍增。通过陕西政务服务网及“秦务员”APP提供的统一登录端口,用户可便捷跳转至相关平台办理业务。在此基础上,“掌上办”平台集成了10类常用电子证照功能。依托AI图像识别技术,该平台能在3秒内完成证件核验,准确率高达99.7%。
依托电子证照共享、电子印章互认技术,10类证明材料实现“免提交”,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2小时,社保卡办理等18项高频业务可以“秒批秒办”。
据统计,“掌上办”平台电子证照已调用超1.2万次,群众办事平均用时从2小时减至15分钟,材料提交减少60%,各类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85%。
连通镇村达末梢
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掌上办”开通了“语音助手”和“屏幕朗读”无障碍功能,不仅能清晰告知他们“怎么办”,还能一步步引导其完成材料上传操作。
为破解山区群众“办事远、办事难”,柞水县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组建政策咨询、热线工单、帮办代办、技术监管4支专业服务队及150人的帮代办队伍,并设立“云坐席”提供全天候在线答疑服务;柞水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全县9个镇(街道)、8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机构铺设政务服务系统,配备数字专员和云帮代办员,通过视频连线“面对面”指导群众办事,提供精准服务。现在,“掌上办”已成为联动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的“神经中枢”。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窗口办理”到“掌上秒办”,柞水“掌上办”平台运行至今,已有2.2万实名用户通过这一入口顺畅办理了社保缴费、企业开办、公积金查询等涵盖民生服务90%以上场景的1020个事项。
柞水县委书记曹艳萍表示:“‘掌上办’办的是指尖上的事,暖的是老百姓的心,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我们一定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