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时光的印记
走进青铜纹饰世界
近日,“纹起万物生——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展”在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盛大启幕。渭滨区精选10组14件青铜珍品参展,与陕西、河南等地近百件青铜重器联袂呈现,解码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美学密码。
渭滨青铜珍品参展,解码古代纹饰美学
此次展览以青铜器器型为切入点,设置“形与用”“纹与变”“铭与言”“变与承”四大单元,深度展现了纹饰的美学内涵。渭滨区博物馆参展的食器、车马礼器等各类文物,承载着商周时期的祭祀文化与礼乐精神,兽面纹的神秘庄重、几何纹的秩序美感,在展柜中诉说着华夏先民的精神图腾与艺术追求,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视觉盛宴。
守护历史瑰宝,传承青铜文明
为筑牢文物安全防线,渭滨区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对借展文物的点交、布展全程跟踪。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与借用方充分沟通文物现状、明确责任划分,专业团队全程保障,确保文物安全展出。

通过参与此次外展,渭滨区不仅为公众搭建起了解古代青铜文明的桥梁,也进一步展示了渭滨区文物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领略到了中华历史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乳钉纹鼎的“乳钉”,是指器物腹部装饰的一排排凸起的圆钉状纹样,如同密集的乳突,既具装饰性,又暗含先民对生命繁衍的崇拜。作为礼器,乳钉纹鼎不仅是祭祀中的重要器物,更象征着权力与等级。它的铸造工艺展现了商代青铜技术的成熟——范铸法的精准运用,让纹饰与器形完美融合,历经三千年仍线条清晰、质感厚重。

铜罍(léi)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在当时的青铜器中已占有一定地位。从商代晚期到西周,铜罍的使用达到鼎盛,常作为重要的礼器出现在祭祀、宴享等场合,主要用于盛装美酒,是重要的礼器,象征着身份、地位和权力,在商周时期的礼仪制度中,不同规格的铜罍与使用者的等级身份密切相关。其精美的造型和纹饰,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审美水平,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重要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文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此次展览将渭滨区独有的历史文化传播开来,增进了大众对宝鸡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有效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渭滨区接下来也将致力于让更多渭滨文物走出库房、走进展厅、跃上云端,在服务大众中讲好渭滨故事,让历史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