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炬,使命在肩。作为中共党员,张华老师以入党誓词为指引,主动请缨加入苏陕“组团式”帮扶队伍。2024年2月,他从六朝古都南京跨越千里,奔赴陕西丹凤县,在秦岭深处的丹凤中学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教育帮扶征程。
初心赴远:舍家赴秦 心灯照路
丹凤中学三号教师公寓的楼道里,常常见到两个小孩踮脚张望爸爸的身影。这是张华老师的两个孩子,为全心投入帮扶工作,他毅然携家眷扎根秦岭腹地。尽管条件与南京有一定差距,他却甘守清寂——白天深耕课堂,夜晚九点后才顾得上陪伴幼儿。母亲突患肺癌,他强忍牵挂坚守岗位,用“忠孝难全”的抉择践行“国之大者”。他以“舍小家为大家”的赤诚,让教育情怀在大山深处落地生根。
理念润心:慢养花开 赋能成长
张华老师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待琢的璞玉”。初入丹凤中学课堂,面对低迷的学习状态与怯懦的眼神,他以“慢养”为钥,努力改变这一现状。课堂上,以游戏激趣、以合作启思,用“加分制”搭建勇气阶梯,无论发言正误,皆报以专注倾听与真诚指导,让学生从“低头沉默”到“举手争鸣”。课后,他化身“谈心兄长”,走进学生生活,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他说:“教育是等待的艺术。”如今,学生眼中闪烁自信之光,就连薄弱生也能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他让“以生为本”的理念,在丹凤中学的课堂上绽放活力。
师道匠心:建室带教 薪火相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雨花台区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他以“带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为目标,在丹中挂牌成立名师工作室。每月组织青年教师研读专业文献,指导撰写反思、案例与论文,牵头“雨丹”线上物理教研,搭建苏陕教学桥梁。张华老师先后开讲县、校示范课10余节,以课堂示范为“活教材”,手把手传授教学智慧。在他的引领下,青年教师从“跟跑”到“领跑”,教研能力节节攀升。
硕果盈枝:孜孜耕耘 桃李芬芳
三学期的深耕细作,结出累累硕果。张华老师执教的两个班级,成绩不断提升,成为同行公认的“逆袭典范”。名师工作室孵化课题立项2项、结题1项,发表论文2篇、撰写案例3篇,培养“年级优秀教师”2人次。数据背后,是他深夜备课的灯光,是遍访学生的足迹,是跨越山海的教育热忱。
张华老师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初心诠释担当。他是秦岭深处的“点灯人”,用爱与智慧照亮学子前程;更是教育帮扶的“播种者”,让优质教育的种子在陕南大地上扎根抽芽。他的故事,正激励着更多教育人奔赴山海,为教育均衡发展续写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