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城关镇六营村,一片片整齐的菜园映入眼帘,村民们穿梭其间,或悉心浇水,或弯腰除草,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劳作景象。小小的菜园不仅承载着村民的日常饮食,更成为环境整治道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六营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土地和房前屋后的零散地块,打造了规模化、规范化的菜园。此外,六营村还积极探索“菜园经济”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如今,这些菜园成为了游客体验农事、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这种体验式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周边游客前来,带动了村里农家乐、民宿等产业的发展。

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军说“:通过这个环境整治,我们做好了泥塑一条街的这个家家户户的前店后场,我们是后面是我们的这个泥塑作坊,前面是我们的店铺,我们在环境整治的整治当中,我们是给家家户户做了菜园子,家家户户都种这个黄瓜、西红柿,还有这个辣子,每天下午这个黄瓜给游客可以凉拌,还有辣子加馍馍,游客来以后,既看了我们的泥塑,又在感受这个非遗传承,顺便还吃了我们的农家无公害的菜园子的这个黄瓜、西红柿。”
小小一方菜园,折射出六营村环境治理从“清脏治乱”迈向“善用增效”的创新智慧。将闲置资源转化为惠民空间,在美化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菜篮子”,更凝聚起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向心力。六营村以“菜园子”巧解“环境题”的实践,为乡村人居环境精细化提升提供了可复制、接地气的“六营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