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裁庭书记员 刘玉梅
今年是我在商州法院工作的第十一个年头,之前在基层法庭工作了快六年,2021年调入速裁庭。速裁庭与基层法庭的不同之处就是工作量大、节奏快,这就要求书记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更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高效的文字记录能力和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以下是我在速裁庭工作五年以来的一点感悟:
一、当好书记员,团队协作是关键
速裁庭的案件相对简单但是工作量非常大,每天安排的开庭、应诉、立案、调解工作存在时间交叉,这就需要书记员之间互相帮忙、团队协作。例如,去年年中,按照上级法院要求,新下发的信息化工作指标落实非常严格,需要重新系统学习,尤其是卷宗随案生成、数据提取始终不得要领。那段时间,我们几个书记员一有时间就凑在一起交流和学习,从立案、庭前、庭后,再到最后的结案,卷宗上传,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最终,经过全庭书记员的共同努力摸索,速裁庭的信息化指标要求在全院率先完成。
二、当好书记员,其次要有方法和效率
速裁庭办案节奏快,平均每天需要开庭5次,这就要求书记员有扎实的基本功,每一次庭审,我们都提前熟悉案情,掌握基本法律常识,巧用速录技巧,重点记录关键数据和争议焦点,庭审结束我们就能及时完成记录,避免返工、重复工作。同时,会遇到当事人较多、材料多等情况,在遇到系列案件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用最快捷最合理的方法完成工作,提高法官办案质量和效率。
三、当好书记员,要提高自身修养
法院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岗位都至关重要,我们绝不是案件的旁观者,而是推动司法公正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独立面对当事人。他们带着困惑、不满,甚至是愤怒走进法院,希望寻求公正的解决办法。我们要善于向法官、法官助理学习,用心去倾听当事人的诉求,保持冷静的态度,帮助他们化解矛盾。比如,要学习法官在与当事人沟通时的语气和方式,如何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在复杂的证据中找到关键线索等。我们常说,书记员是法官的“贤内助”。这个贤内助不仅仅是在工作上协助法官处理各种事务,更要在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上与法官保持一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一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