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王益区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探索新兴领域就业的发展路径,为居民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王益区的就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就业需求,王益区积极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灵活就业。自2024年9月以来,王益区零工服务中心积极盘活社会闲置劳动力资源,对接家庭主妇、残疾人、退休人员等待就业人群需求。通过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就业人群职业化水平,切实拓宽零工群体增收渠道,累计带动600余人的灵活就业。许多人在参加了统一组织的免费编织培训后,参训合格后立马就能接单开工,就业变得“省事”又“省心”。
在王益区黄堡镇五星村韩村,一座占地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钢结构厂房——陕西国盛筑工建材有限公司装配式建材项目正在崛起。该项目年产能达80 - 100万平方米新型保温板材,未来将带动120余名周边村民及脱贫劳动力就业上岗。不仅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压力,还保障了重点群体就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光伏发电产业也在王益区迅速崛起。安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绿色能源,还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从光伏项目的建设、维护到管理,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项目的积极性,让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光伏发电带来的实惠。
“你听说了吗?区妇联和街道要组织免费的就业培训,学门手艺,说不定将来还有用处……”七一路街道云梦堤社区居家妇女寇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名参加了“云工坊”编织培训班,通过学习成为了班里的优秀学员。在街道妇联“暖心娘家帮帮团”的帮助下,带领同样身为宝妈的姐妹们一起一针一线的编织,共同实现再就业,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云梦堤社区里,“云小骑”“云直播”“云工坊”正悄然绽放光彩。他们都属于新兴领域新就业群体。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服务着万千家庭。他们不仅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更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时光荏苒,62岁的杨秀华在新兴领域用自己的故事书写着传奇。38岁那年,行业变革的巨浪袭来,她从面粉厂下岗。面对人生的重大转折,杨秀华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从未做过生意却毅然决然地踏上自主创业之路,开启了人生的全新篇章。2002年底,杨秀华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率先投身托管服务领域。通过无微不至的服务和温暖贴心的关怀,在辖区稳稳扎根。2012年,杨秀华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明锐市场洞察力的进军教培领域并创办了美迪教育培训中心。时至今日,已年过花甲的杨秀华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启了直播之路,制作了一系列风格独特的短视频,通过努力不仅让无数年轻人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王益区在新兴领域就业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就业选择,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未来,王益区将持续深化创新,不断完善新兴领域就业服务体系,推动经济与就业协同高质量发展,让更多人在新兴领域就业浪潮中实现人生价值,共同绘就繁荣发展的新画卷。
记者:丑鸿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