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陇县八渡镇桃园村香菇大棚,桃园村党支部书记张振平正与几位村民忙着为菌棒浇水,脸上满是对收获的期待。“发展食用菌产业是我今年主抓的项目之一,目前我们种植香菇20棚,其中6个大棚的香菇将在近期产出,预计收益3万元以上。”张振平介绍道。
张振平与村民查看香菇长势
近年来,陇县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以书记领办项目为抓手,有效发挥乡村“头雁”示范引领作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事,点燃乡村全面振兴“红色引擎”。
“我今年领办的是碾盘沟防洪挡墙建设、种植香菇和建成标准化家庭蜂场3个项目。”张振平翻开自己的项目台账,内容、进展和时限等均有详细记录,“这几个项目都是结合群众呼声,经过调研摸排,在党员群众大会上通过后决定实施的。”
“书记项目”重在精准选题。按照“小切口、有难度、能落实”的工作要求,由全县104个村级党组织书记负责,聚焦基层党建、队伍管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环境整治五大领域,采取走村入户、座谈交流等方式,深挖制约村庄发展的问题根源。
陇县曹家湾镇三里营村,由原金山寺、米家山、跃先、三里营四村合并而来,是全县最大的庭院式集中安置村。村子大了,人多事杂难管理是最突出的问题。“去年,我领办了乡村治理项目,通过制定共建共治‘六张清单’,让大家的心都拧成了一股绳。”三里营村党支部书记张文龙笑着说。
张文龙提到的“六张清单”主要包括小微权力、群众议事、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矛盾排查、移风易俗等内容,既规范了党员干部工作流程,又明确了村民的权利义务,让村庄大小事都有规可循。同时,通过印发《振兴路上》季报、评选先进等方式,有力推进移风易俗,弘扬风清气正、文明节俭社会新风尚,矛盾纠纷较往年下降了60%以上。
三里营村党员群众凉亭议事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更在于完整的方案支撑和党群协力攻坚。”张文龙点出了“书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正如张文龙所说,一套方案、一个团队、一抓到底是“书记项目”攻坚破题的“金钥匙”。村党组织书记根据既定项目,在镇包联领导和书记的配合下,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确保干有方向、抓有路径。注重在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和后备力量中“选兵点将”,组成“书记项目”攻坚团,通过党组织书记领办、党员干部承办、带动群众一起干,让一个个“书记项目”最终“开花结果”,形成了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的生动局面。
今年,针对村庄环境卫生不整洁的现状,庙坡村党支部书记高鹏飞将环境整治作为“书记项目”,开展村口节点美化提升,路灯亮化改造,种植玉兰、月季等绿植上千株。同时,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为抓手,动员村民清理自家房前屋后“三堆三乱”,并加强日常保洁,推动村庄清洁从“集中攻坚”向“常态清洁”转变,实现人居环境“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
高鹏飞带领党员干部清扫村庄道路
为了推动村级党组织书记务实破题,由镇包联领导每季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现场跟踪问效,指出工作短板,给出工作思路,协调解决存在问题。镇党委适时采取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的方式,将各村“书记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晾晒,推广好的工作经验,做到了常规工作有序开展、“书记项目”突破创新,项目完成情况作为村级党组织书记年度评优评先重要依据。截至目前,全县312个年度“书记项目”已经全面推进实施,完成率达到45%以上。
“我们坚持以‘书记项目’为抓手,让村级‘头雁’既上心更上手,不断强化干事本领,着力破解基层党建重点课题、制约发展关键问题和群众关切民生难题,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确保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形更有实。”陇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