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院区)介入血管科成功为两名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下肢动脉减容术,在周围血管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
病例一:81岁高龄患者重获行走希望
患者高某,81岁,因右下肢剧烈疼痛伴足趾缺血坏死5个月入院,经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长期病痛导致其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据科室主任李前进说:“患者入院时已经疼得受不了了,晚上疼得叫出声来,治疗刻不容缓”。
经介入血管科团队全面评估,决定采用动脉减容系统实施微创手术,精准清除血管内斑块,恢复下肢血流。术后患者疼痛显著缓解,缺血症状改善,保肢成功。
病例二:68岁患者告别长期跛行
患者王某,68岁,饱受跛行困扰2年,近1周症状急剧加重,步行不足百米即疼痛难忍。检查显示其下肢动脉严重狭窄,传统手术风险较高。面对患者复杂的血管病变,团队通过下肢动脉减容术高效开通闭塞血管,李前进团队采用旋切导管系统,通过股动脉穿刺建立微创通路,将导管精准推送至血管病变部位。术中实时影像导航下,旋切刀头以每分钟70000转高速磨削钙化斑块,同步抽吸碎屑,避免远端栓塞。术后次日,患者即可无痛行走,康复迅速。
作为下肢动脉治疗领域最先进的旋切导管技术,已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成功实施六例,效果显著。不仅体现了介入治疗领域的综合实力,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榆林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近年来持续引进国际前沿技术,已常规开展下肢动脉介入减容、血栓清除等微创治疗,累计救治逾千例重症患者。此次手术的成功,再次彰显科室在地区血管介入领域的领先地位。过去这类患者需转诊至大城市治疗,现在本地即可完成治疗,让患者免于奔波,减少病痛的折磨。
李前进主任提醒,下肢发凉、疼痛、跛行或伤口不愈可能是动脉闭塞信号,尤其“三高”人群应尽早就诊,避免病情恶化至不可逆阶段。